第355章:自作聪明(第 3/4 页)
原来,此人复姓皇甫名公玉,乃是一名汉人。
话说这皇甫公玉并非寻常百姓,乃是太原府有名的望族。其祖上从唐代开始就有人在朝为官,自宋开国以来,更有先人官至礼部侍郎,历代出任州府大员者也多达七八人。
到了皇甫公玉这一代,虽无官职在身,但在太原府依然是数一数二的名门乡绅。
不过,皇甫公玉历代身受皇恩,可当金兵来犯时,他却是最快投降的。
早在金兵尚未合围太原府之前,皇甫公玉就早早收拾了细软,然后买通了看守城门的宋军将官,连夜举家逃出了太原府城。
出城之后,皇甫公玉带着一家老小躲到了太原府以南约百里的交城县老家。眼看太原府孤城难保,皇甫公玉又主动向金兵献粮送钱,由此也得以结识了完颜宗哲。
为了在金人面前立功,他还向完颜宗哲献计,可用土围之法压制和消耗太原府守军。
所谓土围之法,就是在城外用土石垒起比城墙更高的土山,居高临下,以弓弩和石砲攻击城内守军。此法虽不能直接破城,却能极大地杀伤城内守军,对于一座孤城而言,更是消耗不起。
城破之后,金军纵马屠城,太原府城内的军民被屠尽,几乎成了一座空城。此时,皇甫公玉又协助金人,将周围州县乡镇的百姓迁入城内,成了金军宣抚百姓的得力助手。
金军入城之后,完颜宗哲也将皇甫公玉奉为上宾,一直留在身边听用,俨然将其当成了军师。这将黄金藏在净因寺的主意也是出自于此人。
不过,皇甫公玉也年近古稀之年,身体每况愈下,前些日子一直抱病在家,已经有近一月未到府衙来过了。
今日前来,自然是为这金子之事。
完颜宗哲见皇甫公玉到了,心里也稍稍踏实了一些。他连忙将一早发生之事告诉了皇甫公玉。
听完完颜宗哲所言,皇甫公玉摸着胡子沉思了片刻,然后道:“大王眼下准备如何行事?”
“不瞒先生,本王也有些犹豫。”完颜宗哲道,“这两件事来得颇为蹊跷,怕不是巧合吧。”
“自然不是巧合。”皇甫公玉道,“无论是夜袭兵寨,还是在城门生事,此等所为皆是故意做给大王你看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