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〇四章:韦氏之谜(下)(第 2/4 页)
韦道安本以为已经万事大吉。可未曾想,三个月之后,抚南司又传来密信,信中先是嘉奖了他一番,随后话锋一转,令他设法获神臂弩的制作方法。
原来,这神臂弩乃是大宋军器监经过多年才研制成功,其制作工艺不仅要求颇高,还有独特的法门。辽军虽然获得两副完好无损的神臀弩,但一经拆解,竟然无法复原,更何谈仿制。
接到密令的韦道安顿时犯了愁,也反心渐定。
这神臂弩的制作历来是宋军中的最高机密,这制作图纸别说是山阴县,就算是越州、杭州等地也不可能存放。
要想拿到制作图纸,一是去汴京,直接从军器监下手。可自己在汴京人生地不熟,毫无根基,更无人脉,要想打通军器监这般的要害衙署,简直势如登天。
还有一个法子,就是从越州都作院下手。
作为各州府的军械制造机构,都作院尽管也没有神臂弩的制作图纸,但韦道安寻人打探过,都作院却有负责修缮神臂弩的工匠。
所以,只要能策反一名会修神臂弩的工匠,再设法将其送往辽境,或可做成此事,向抚南司复命。
可是,盗取一两件物什容易,要将一个活生生的人“盗”走,再送往遥远的北境,这其中牵涉的关节不仅繁锁,更容易横生枝节,随时有事情败露的风险。
而经过此事,韦道安也逐渐明白,自己一日为暗桩,就终身难以摆脱抚南司的操控。
而且,依照眼下的局面,抚南司的要求会越来越过苛刻,今日要盗神臂弩,明白就可能要他去盗床弩,甚至是城防图等等。
迟早有一日,他会东窗事发,身份败露。而到了那时,自己这一家人只是辽人的弃子罢了。
此时,韦道全也想起了从小就听祖父与父亲提及过的身世。想那韦家之祖韦业全也曾尽心为辽国效命,但其后人却因渎职差点被灭族,最终被发配到这异国他乡作暗桩,百余年来一直干着这见不得光的勾当。
归根结底,韦氏一门只是辽人手中的工具罢了。
欲想不再成为辽人的工具,真正光明正大地活着,就必须彻底摆脱抚南司。这个想法,也非韦道全一时一日之念,只是一直在等待机会罢了。
事实上,从三年前开始,韦道安就一直在谋划和准备着“遁形”之事。
为此,他暗中转手了部分店铺,并将所得的银钱悉数换成了黄金,打包好后藏于宅中。时至今日,已有数百两黄金之巨--这些钱足以让他无论去往何处,皆可保一家人生活无忧。
此外,韦道全还暗中让行事机敏的二儿子韦宗敏去往汴京,买下了一处宅院,作为日后入京所居之地。
对于为何要迁往京城,韦道全反复考虑过。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要想彻底避开抚南司的耳目,与其躲到偏远之地,倒不如去往最繁华之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