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国运相争【第一章】(第 4/4 页)
“将黄巾贼以一国待之,今时便是两国相争……臣说此等话语,还请陛下谅解。”
看着皇帝刘宏,以及一些大臣阴沉着脸,董虎也不得不起身郑重抱拳。
“得民心者得天下,黄巾贼也好,或是任何形式的民乱,都应该以一改朝换代大敌待之,正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言,事涉宗庙社稷大事,都不能轻而视之,都应谨慎待之。”
“两国相争,此乃国运相争,国运相争……相争的是民心所向,何为民心?孟子言:所欲与之聚,所恶勿施。”
“何谓‘所欲与之聚,所恶勿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民心即利心,即与民以利。”
董虎说出这话语后,群臣全都神情凝重,皇帝刘宏也挺直了些身体。
“圣人言之过大,臣以为当从政治、军事、礼教、律法、民生经济等方面进行,如何制定宽待于民的国政,如何礼教于民,如何惩戒不法、与民声张正义,这些不是小臣的事情,小臣只能勉强算是一统兵小将,即便如此,臣心下也觉得没资格当着陛下言及事涉帝国军事,但太后相问,臣也只能说几句妄言,还望陛下恕罪。”
刘宏虽混账事情做了不少,但那也与曹操、袁绍少年纨绔世家子所作所为一般无二,这不代表世家子一般的刘宏就什么都不懂,他能分辨出董虎话语里的好坏。
“爱卿但说无妨,即便有些不妥,朕亦不怪罪。”
皇帝开口,董虎沉默片刻……
“国运相争,争的是民心所向,说白了就是攻守之道,军事如此,国朝政治、文教礼法、律令律法、民生经济亦是如此,无非就是大汉朝在各个方面做的更好些,至少要比作乱贼人要好些,有了对比后,贼人就算想蛊惑百姓造反也不能。”
“国运相争,攻守之道,国运先机在哪一方?臣以为,哪一方保持进攻的姿态,国运先机就在哪一方。”
“以此理而论,看起来国运的一方在黄巾贼,因为他们是进攻的一方,而朝廷是被动抵挡的一方。”
董虎说道:“臣说这话语,陛下心下肯定是不舒服的,可陛下也当看到,几十近百万黄巾贼造反,这绝对不是一日两日能够聚起的造反,如此之久也无人警示朝廷,宣扬如此动乱天下妖言异语蛊惑百姓,礼法教民上也肯定是有疏忽、不足的。”
“因种种不足而让我朝在局部处于弱势,但这并不能说明朝廷就真的在国运先机上处于弱势,事实上,大汉朝拥有绝对的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