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第 4/4 页)
于是,一场紧急朝会再次召开。
要说起来,土谷浑地区还真是不让人省心。
接连三次紧急议会都是由它引起的。
第一次是因为战事。
第二次是因为迁徙百姓和发展土谷浑地区地方经济。
这第三次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取暖和资源调配问题。
这样的议会当然少不了林然的参与。
当林然得知,他们已经找到了煤炭资源的时候,林然开心的露出了笑容。
“众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当内侍总管将奏折宣读完毕后,李二环顾群臣略显沉重的开口说道。
大臣们心里也跟着沉重了起来。
没想到土谷浑地区,竟然艰苦到这种程度。
宰相房玄龄都开始为房遗爱心疼了。
“陛下,臣以为既然他们已经找到了煤炭资源,而且还是在我大唐境内。”
“不如,就让他们沿路运送过去吧。”
“毕竟都是陛下的子民啊,他们在那里受苦,臣看到陛下也很心疼,臣也很难过···”
御史大夫魏征出班启奏道。
李二陛下欣慰的看了魏征一眼。
如今他看魏征是越来越顺眼了。
自从那一次隔阂化解以后,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友好。
“陛下,臣附议。”
“臣等附议,都是陛下的子民啊···”
李二仰头大笑。
“众位爱卿能如此为朕着想,为百姓着想,朕心甚慰啊···”
“传朕旨意,土谷浑地区可自行调配煤炭资源,各地方不得阻拦。”
“如有违抗者,当场革职查办···”
李二陛下的旨意很快传达到了,他们运输煤炭时要经过的各省道府县。
得到消息的怀玉等四人高兴不已。
立即安排大军和百姓前往。
经过月余的长途跋涉。
他们终于为自己,为土谷浑,带来了一片温暖的世界。
煤炭的运输在源源不断的进行。
士兵和百姓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这个冬天对于他们来说。
有了这些黑乎乎的东西,就好过多了。
大唐第二届蹴鞠联赛如期拉开帷幕。
这届比首届可热闹多了。
和首届的五只队伍相比。
这次整整增加了三倍有余。
不但永乐学院组队参赛。
距离长安城附近的各省道,都组织了各自的队伍前来。
万年县作为尚书郎的故乡,不甘人后。
他们自己专门组建了一支蹴鞠队,来参加比赛。
长安城再一次万人空巷。
蹴鞠场周围被围的时水泄不通。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宫,着盛装出席。
文武百官无一例外的尾随而至。
今年他们的蹴鞠队,目标很明确。
那就是实现零的突破。
说起来尴尬啊。
首届比赛竟然是一分未得。
与开赛前的信心十足相比,现实将他们击打的清醒起来。
于是经过李二陛下和群臣的仔细分析研究。
这届比赛增去零的突破是首要目标。
也是是说,现在队伍增加了。
你们十几场比赛下来,只要破一次门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群臣闻言,纷纷大喜过望啊。
这样的目标简直是轻松,愉快加简单啊。
可是,现实再次给他们浇了一盆凉水。
让他们从头到脚彻底的凉凉。
一首凉凉送给了自己。
各队伍经过一年的努力训练,实力早已是今非昔比。
就连长安城的百姓蹴鞠队,都大发神威。
他们让这支皇家蹴鞠队吃尽了苦头。
净吞六蛋。
李二陛下气的差点拍桌子骂娘。
恨不得自己脱下龙袍上场比赛啊。
作为领队的御史大夫魏征也是脸上铁青。
二十五个蹴鞠队员,牛皮吹得震天响。
可是,破个门。
咋就这么难呢?
看看别的队伍一个个踢得风声水起。
百官们脸上也挂不住。
在看看陛下那能滴出水来的脸。
他们就知道,好日子快到头了。
都是这二十五个老家伙惹得祸啊······
还好有军队蹴鞠队,抚慰一下李二陛下受伤的心灵。
首届的失败让他们下定决心刻苦训练。
技艺突飞猛进的同时,他们也不再使用横冲直撞战术了。
毕竟去年悲惨的一幕还历历在目。
他们可不想今年也全部趴在蹴鞠场上。
想想去年的比赛,丢人啊,实在是太丢人了。
长乐学院蹴鞠队和永乐学院蹴鞠队的比赛。
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睛。
这可是真正的龙虎斗啊。
也可以称之为兄弟之间的较量。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场比赛上。
因为太子李承乾和汉王李恪,先前的表现太过惊艳。
每一次接触蹴鞠,都能引发全场热烈的喝彩和欢呼。
长乐雀跃的为学院的队员们加油。
果果和厚厚以及雉奴搬着小板凳,坐在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前面。
普天之下,也只有这三个小家伙,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三个小家伙眨巴着眼睛观看比赛。
那认真的模样,好像是自己真看得懂似的。
两队的比赛异常精彩。
最终还是经验更加丰富的长乐学院技高一筹。
有太子李承乾和汉王李恪这两个破门机器。
胜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两人每一次破门成功。
坐在陛下和皇后娘娘面前的,三个小家伙就会振臂欢呼。
让李二和长孙皇后脸上的喜悦,也越发的精彩起来。
各地方蹴鞠队,虽然很努力很进取。
无奈实力差距过大。
最终只不过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严格意义上来说,因该是陪太子踢球的角色。
最终的决赛终于到来了。
和去年的剧本一样。
决赛双方依然是长乐学院和军队蹴鞠队的较量。
永乐学院惜败军队蹴鞠队,获得了本届比赛的第三名。
决赛当天,整个蹴鞠场周边都被围满了。
长安城附近府县的百姓也慕名前来。
远处的百姓看不到比赛。
只能爬完高出。
附近的大树上爬满了观看的百姓们。
四周的百姓房屋的屋顶也站满了人。
还好,这里早就翻盖了红砖碧瓦的新房。
如果是以前的茅草屋,非得都漏下去不可。
百姓们如此的热情,也让李二陛下决心明年把蹴鞠场一定要扩大。
一定要重新扩建。
看着树干上和屋顶上观战的百姓们。
李二陛下感慨万分啊。
这项运动,现在算是真的深入人心了。
长乐学院和永乐学院的孩子们,纷纷为长乐学院蹴鞠队加油呐喊。
军队蹴鞠队,吸取了去年没有啦啦队的教训。
这次派来了近千名的将士为他们加油呐喊。
决赛那叫一个精彩刺激啊。
依然是太子李承乾接到汉王李恪的妙传,精彩的破门成功。
不过很快军队蹴鞠队便还以颜色。
双方是你来我往,一个个精彩的破门,让观众大呼过瘾。
魏征狠狠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蹴鞠队员。
这么简单的破门,对于你们来说,怎么就这么难?
仅仅是上半场双方就战成了五比五。
十个破门啊。
三个小家伙的巴掌都拍红了。
每次破门三个小家伙都会起立鼓掌。
由于过于频繁的破门,导致三个小家伙频繁的起立,坐下。
最后果果干脆把小板凳一脚踢飞了。
“雉奴,咱们站着看吧,这样坐下起来的太累了。”
“好,雉奴陪果果站着看比赛。”
中场休息的时候,林然为孩子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记住一句话,我们是冠军。”
孩子们将手放在了一起。
“加油,我们是冠军···”
重新上场后,双方依然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破门一个接着一个。
让所有的观众,彻底感受到了蹴鞠运动的快乐。
临近终场前,场上比分还是九比九。
这在蹴鞠比赛中,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高比分。
最后时刻无论是那方破门,都几乎会锁定这次联赛的桂冠了。
全场的观众都紧张了起来。
学院和军队的啦啦队,也忘记了加油呐喊。
军队蹴鞠队获得了进攻的机会。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如果他们能破门成功冠军将属于他们。
就连李二陛下都站了起来。
不管是双方谁最终获得冠军,他都是高兴的。
这届比赛足够精彩绝伦,让百姓们畅谈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了。
就在军队蹴鞠队,进攻队员准备传中的时候。
一个身影横空出世。
这个人就是汉王李恪。
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从后场一路追赶而来。
高高跃起后一个头部摆渡。
蹴鞠在空中改变方向。
被学院蹴鞠队员得到。
李恪阻断成功,落地后再也起不来了。
他的体力已经耗尽。
只能趴在地上观看队友的表演。
接到蹴鞠后的队员继续向前推进。
军队蹴鞠队阵脚大乱。
这个时候如果被破门,无疑与整场比赛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
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让他们急于稳固阵型防守,而没有及时去上前抢断。
机会来了,学院队员起脚传中。
蹴鞠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
那一刻,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随着空中旋转的蹴鞠而转动。
这个时候,一个身影高高跃起,迎着旋转的蹴鞠,一个漂亮的狮子甩头。
蹴鞠直奔球门而去。
全场沸腾了。
树上观看的老百姓,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伸出双手准备使劲鼓掌欢呼。
结果紧抓树枝的双手一松开,整个人都从树枝上掉了下里。
结果蹴鞠比赛没有队员受伤的情况下,咱们的观众率先受伤了。
好在伤势不重。
好家伙,一瘸一拐的爬起来,还使劲的拍打着巴掌。
屋顶上的观众更离谱。
你们鼓鼓掌也就算了吧。
竟然还使劲的跺脚。
把老乡的屋顶都给踩破了······
随着太子李承乾的破门成功。
全场比赛也随之结束。
孩子们兴奋的将李承乾高高抛起。
“冠军,冠军,冠军···”
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就连军队蹴鞠队也献上了自己的掌声。
上一次他们是输球又输人。
这一次他们虽败犹荣。
三个小家伙又蹦又跳的拍打着巴掌。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也激动的起身鼓掌。
为孩子们奋勇拼搏的精神鼓掌。
为两个皇子鼓掌。
更是为这精彩的蹴鞠联赛鼓掌。
太子李承乾再一次作为队长,接受了父皇赐予的冠军奖杯。
耀眼的冠军奖杯被李承乾高高举起。
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全场再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亚军同样也获得了足够的尊重。
军队蹴鞠队举起亚军奖杯的时候。
同样受到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样一场精彩绝伦的蹴鞠比赛。
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一场让他们难以忘怀的盛宴。
树枝上掉下里个人,算什么?
老乡的屋顶被踩破算什么?
能有这样的比赛观看,所有的一切都值得了。
颁奖结束以后。
李二陛下宣布了一个重大的消息。
明年的蹴鞠比赛,将会增加奖金的设置。
奖金由礼部尚书林然来一手掌控。
具体奖金的数额,届时会公告出来。
不过绝对会带给大家一个惊喜。
此话一出,满场欢呼啊。
踢比赛还有钱可拿。
那简直是太让人幸福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决定才更让老百姓感到感动。
“朕,刚刚看到有百姓高兴的从树枝上掉下来了。”
“还有附近百姓的屋顶,朕觉得也应该被欢喜的踩破了吧。”
“受伤的百姓,免费医治,踩破的屋顶,朕给你们修复。”
“明年的这个时候,朕不想再看到百姓们从树枝上掉下来。”
“明年的这个时候,朕更不想看到百姓们的屋顶被踩破。”
“那么怎么办?”
“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修建蹴鞠场。”
“修建一个足够容纳长安城百姓观看比赛的蹴鞠场。”
“朕的百姓子民们,你们愿意吗?”
李二高亢的声音在蹴鞠场上空响起。
让林然都肃然起敬。
这个建议未等林然提议,陛下便想到了。
让林然心里都觉得暖暖的。
“愿意,我们愿意。”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全场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李二陛下看着全场热情的百姓们。
高兴的笑了起来。
如今他有足够的钱财和人力,来修建一座更好的蹴鞠场。
得民心者得天下。
他始终牢记着林然告诉他的这句话。
全场百姓的掌声和欢呼声,就是最好的答案和肯定。
文武百官对陛下的决议也是大力支持和称赞。
于是在秋收以后,一场几乎是全民参与的蹴鞠场修建工程开始了。
百姓们纷纷表示,坚决不要国家的一个铜板的工钱。
陛下这是在为百姓造福。
他们岂能再收取陛下的钱财。
就连午饭他们都是自带而来的。
当李二陛下得知此事后,不由的感慨万分。
也越发的坚定了继续造福国家,造福百姓的决心和信心。
有了长安城百姓的参与,再加上军队的将士们。
军民协力同心。
由工部统一分配,按照林然设计的图纸。
施工建设。
一座宏伟壮观的大型蹴鞠场,不到三个月就完工了。
从此一座长安城新的地标建筑落成。
让所有百姓振臂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