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返回长安(第 2/4 页)
立即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雉奴这不叫冒领军功,这是实打实的军功,只不过是姐夫替你打下来的而已。”
“姐夫不仅仅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果果的将来。”
“那是一片极其肥沃的土地,比青雀的土地还要大上许多,而且物产极其丰富。”
“如今五千将士已经开始在哪里修建新城了,城市的标准和长安城一模一样。”
林然一番话,让雉奴和果果都心动不已,而且也感动不已。
“姐夫,稚奴一辈子都感激姐夫。”
稚奴明白,林然这是送他一件天大的礼物。
“感激不感激姐夫不重要,你小子要是敢对果果不好,姐夫绝对不会饶过你的。”
“哥哥,他不敢。从小他就听果果的话,果果太知道稚奴的脾性了。”
果果赶紧开口说道。
“姐夫,果果说的对,稚奴真的不敢欺负果果,她不欺负稚奴就算便宜稚奴了。”
稚奴的回答,让四个人都笑了起来!
“明日咱们便返回长安城,挑个吉日,你俩就把婚事办了吧。”
林然的话,让稚奴和果果的心里都甜滋滋的。
因为明天就要启航了。
所以长乐和武瞾,不得不抓紧这在海岛上的最后的机会。
让林然又吃了一顿败仗。
到了武瞾那里的时候。
林然分明已经变成了一个,垂头丧气的手下败将!
没办法,面对如狼似虎的对手。
一般人根本就招架不住的。
林然现在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了。
如今自己还年轻,就要开始屡战屡败了。
等再过十年,二十年以后。
岂不是呜呼哀哉的一败涂地!
唉!
后果不堪设想啊!
林然现在太期待太阳早点出来了!
好像高歌一曲,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好在太阳在林然深情的呼唤声中,如约而至!
一家人和程处默,李淳风的家人,往宝船上走去。
张强率领全体士兵和部分百姓前来送行。
“张强叔叔,谢谢你对笑笑的照顾,笑笑会永远记得张强叔叔的。”
小丫头上船前,对着张强非常有礼貌的开口说道。
让张强开心的合不拢嘴。
笑笑这个小丫头真是个,讨人喜欢的丫头。
无论对谁都是一张甜甜的嘴巴。
每一位对她好的人,她都会记在心里。
宝船缓缓启航!
目标大唐的东海岸。
张强在岸边使劲挥舞着手掌。
林然也带领家人们,挥手告别。
“相公,说起来这张强真的不错。”
“这一次长乐算是欠下他的一份恩情了。”
“几个月来,对咱们一家一直照顾有加。”
“嗯,当初相公也是看好他的为人处世,再加上他头脑灵活,所以才将这里让他管理的。”
“事实证明,相公没有看错人,他也没有让相公失望。”
林然开心的回答道。
这一日,大唐东海岸的士兵,远远的看到两艘宝船而来。
立即兴奋的欢呼起来。
如今李二陛下已经在海岸线,安排了驻守的士兵。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海岸线驻守。
这个建议,当然也是林然当初提起的。
“父亲,母亲。我们到了,我们回来了……”
笑笑跑到甲板上,大声欢呼道。
“我们回来了……”
孩子们跑到甲板上,一起雀跃欢呼。
林然微笑着和长乐走到甲板上。
稚奴和果果也走了出来。
看着远处的海岸线,众人都是激动不已。
漂泊了这么久,就要到家了。
人啊!
就是这么奇怪,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会激动难过。
到达一个地方的时候,同样也会有这样的心理。
宝船越来离海岸越近。
士兵们聚集的也越来越多。
因为每当这个时候,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他们知道宝船上,肯定装满了从远方带来的各种物资。
“是驸马爷,还有长乐公主……”
“将军还有晋王殿下……”
眼尖的士兵,立即认出了甲板上的众人。
“快去长安城报信,快……”
将军立即下达了紧急命令,这可是大喜事啊!
驸马爷,长乐公主和晋王殿下一起回来了。
想当初,因为晋王从海岸线离开,他们驻防的士兵,竟然没有发现。
为此事,他们还受到了陛下批评,说是工作不仔细认真。
虽然最终没有责罚他们,也让他们自己内部整顿了很长一段时间。
很快,一名士兵翻身上马。
直奔长安城的方向而去。
“末将参加晋王殿下,参加长乐公主,参加开国侯···”
宝船抵达岸边后,驻守海岸线的将军,立即恭敬的施礼说道。
“将军免礼,今日一行只有晋王殿下和林府,以程将军和李侍郎的家眷。”
“还要劳烦将军派几辆马车相送。”
听到了林然的话,驻守将军立即答应了下来。
“开国侯请稍等,马车即可就到。如今末将这里有朝廷安排的数十辆马车,在此日夜等候。”
“都是陛下安排,为了迎接侯爷和公主殿下返回长安而准备的。”
将军将长乐公主牵着一位小男孩。
知道这是公主殿下的第四位孩子了。
立即给身边的士兵,使个眼色。
士兵心领神会,立即匆忙快步离去。
这一日的长安城,天刚微微亮。
百姓们多数还在睡梦里。
毕竟现在的季节,早晨已经足够凉爽。
还是温暖的被窝里暖和。
盖上这温暖的棉被。
他们就会想起这是驸马爷,用棉花弹制出来的啊。
虽然他们盖的棉被,不是驸马爷亲自弹出来的棉花。
也是驸马爷的徒子或徒孙一手弹出来的。
如今的百姓们,家家户户粮食满仓。
他们都开始种植上十几亩的棉花。
刚刚收获,便会被城里的人们,给争先恐后的采购而去。
如今的人们在生活富足之后,开始追求生活上的享受。
一床棉被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愿望了。
棉袄和棉裤也成了百姓们的冬季标配。
长安城的大门还未开启。
这个高大宏伟的城门。
每日都会随着太阳的第一缕阳光,而打开城门。
若是遇到阴雨天气,士兵们自然是知道时辰的。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快开城门,开国侯带领长乐公主和晋王殿下回来了。”
守城门的小卒闻言,立即将城门打开。
朱雀大道上的马蹄声。
惊醒了沉睡中的人们。
哒哒,哒哒的马蹄声击打在青石板的道路上。
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样的情形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敢在朱雀大道上策马奔腾,一定是十万火急的事情。
上次这样的事情还是在五年多以前,奔驰的骏马带来了,驸马爷征讨高句丽凯旋回归的消息。
这次,莫非又是有天大的事情发生不成。
被惊醒的百姓们纷纷坐起身来,竖起耳朵倾听。
因为这个时候,报信的马背上的士兵,总会要喊上几嗓子的。
“喜报,喜报,驸马爷带领长乐公主和晋王殿下返航了······”
乌拉拉百姓们都立即起来,穿好了衣服。
附近的府邸里的官员们,当然也听到了这样的喊声。
宏亮的声音,在寂静的长安城的早晨,传出很远很远。
“喜报,喜报,驸马爷带领长乐公主和晋王殿下返航了。”
朱雀大道上的声音越传越远。
“陛下,皇后娘娘···回来了···回来了···”
立政殿里,李二和长孙好像也听到了什么声音似的,立即坐了起来。
“陛下,皇后娘娘,驸马爷带领两位殿下回来了。”
内侍在殿外再一次喊了一遍。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迅速的穿着衣服。
动作之迅速,行动之快捷,乃是前所未有过。
两人疾步往太极宫的宫门口走去。
这一生这是第二次,来不及等待传信兵的到来,而迫不及待的前往宫门外。
上一次的时候,他们也记得清清楚楚的。
那是驸马爷带领青雀和长乐返航的时候。
如今他又带领雉奴和长乐返航回来了。
哒哒哒哒的马蹄声,很快便到了太极宫的正门。
宫门缓缓的打开。
传信兵翻身下马。
抬头看到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热切的眼睛。
“陛下,皇后娘娘。驸马爷带领长乐公主和晋王殿下返航了。”
传信兵跪倒在地。
“好,好,好····”
李二陛下激动的连说三个好字。
长孙皇后也是激动的浑身颤抖。
哒哒哒哒的马蹄声,再次响起。
传信兵翻身下马,跪倒在地。
“陛下,皇后娘娘···公主殿下带着第四个儿子回来了···”
“好,好,好···赏,全部重赏···”
程咬金宛如一阵风一般的疾步跑来。
这个岁数还能跑这么快,如果参加中老年奥运会,妥妥的金牌得主。
他牵挂自己的儿子啊,夫人更是每日在自己耳边念叨着。
哒哒哒哒的马蹄声再次传来。
瞬间便来到了太极宫门前。
“陛下,皇后娘娘,驸马爷和公主以及晋王殿下,还有程将军,李侍郎他们骑着快马赶来了。此时距离长安城不过三十里···”
“家眷已经妥善安置在马车上······”
传信兵跪倒在地的一句话,让快步赶来的文武百官们,瞬间开始行动了起来。
他们整整齐齐的在两旁整装待发。
随时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果然,李二陛下,仰天大笑一声。
“朕的驸马,果然是最懂朕的心思啊。”
“速速备马车,朕和皇后娘娘带领百官们,前去迎接他们。”
程咬金一听儿子也随队归来了,心里面那个高兴啊。
比他娘的喝了一坛子美酒都高兴。
这狗日的程处默,你走就走吧,还带上了自己的两个大孙子。
让自己这几年来过的好苦啊。
很快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坐上马车。
带领文武百官,往城外而去。
太阳终于在东方升起。
远远的几匹骏马,在阳关下策马奔腾。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