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87章 新的征程,王者归来(第 1/4 页)

    痛定思痛!

    林然决定还是要从根本上,加强大唐的基础建设。

    真正的国富民强,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衣食无忧这么简单。

    而且还能应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于是一封长长的奏折呈现在李治陛下的面前。

    这是林然耗时三日时间,仔细推敲,认真思索后的全部心血。

    奏折之长,宛若一本书籍。

    让李治看的是神情专注,激动不已。

    他知道,若是这一切都付诸实施,自己这帝王的功劳,将会远超父皇。

    将大唐重新带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林然回到了设计院。

    得到的是李泰和袁天罡和墨守仁等人的微笑和安慰。

    “老师,我们好担心您······”

    看着老师瘦弱的模样和满头的白发。

    几个人都是非常的伤心和难过。

    “今日起,咱们开始重新开始。”

    林然微笑着拍打了一下李泰的肩膀。

    “重新开始?”

    “老师,难道我们以前的设计都错了吗?”

    李泰疑惑不解的开口询问道。

    “青雀,以前我们的每一份设计和努力,都没有错。”

    “不过,老师决定,还是从利国利民的根本做起吧。”

    “所有的设计,从国家的基础建设做起。”

    “防洪,防涝,防灾,防疫······”

    “一个国家想要富强,必须要有抵抗所有自然灾害和意外灾害的,基础设施和反应能力。”

    “而我们就要做这个时代的领路人,将整个大唐的基础设施开始改变起来。”

    林然的话,给了李泰等人无尽的信心和希望。

    “老师,我们知道了。”

    “是不是,这样我们也就是大唐的英雄了···”

    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开口说道。

    “自然是英雄,而且是有不世之功的英雄。”

    听到林然的话,几个人都欢呼雀跃起来。

    “哦哦,我们要当英雄了···”

    “我们要当英雄了······”

    与此同时,在太极宫显德殿里。

    李治陛下正在和文武百官们,商议着林然的奏折。

    与其说是商议。

    不如说是聆听。

    因为每个人都被天下王的建议给惊呆了。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计划和改革啊。

    即便是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么多的注意和点子。

    从生活到建筑,从道路到城市规划。

    从水利设施到农田规划。

    ·········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被林然规划到了改革之中。

    这是要大变的节奏。

    这是要重新建国的节奏。

    可是没有人反对。

    因为百官们都在这份提议里面,看到了未来。

    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无比灿烂和美好的明天。

    “众位爱卿,对于王爷的这份奏折,众位爱卿有何异议?”

    此时已经是正午时分。

    早就过了午膳的时间。

    可是百官们没有一个感觉到肚子饿的。

    林然所提的每一项建议,都好像是给他们补充了无尽的能量。

    让群臣一个个的神情激昂。

    “陛下,大善,大善啊······”

    “臣等,绝无异议。”

    宰相房玄龄率先出班,开口启奏道。

    “臣等,绝无异议。”

    “如此,惊天之神作,定能护佑我大唐,护佑陛下千古基业。”

    李治看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多少日来,第一次露出开心的笑脸。

    是啊,自从天降洪水,李治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虽然洪水已退,可是将士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沉重的。

    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若是没有林然带队前往。

    整个江南,如今肯定已经是一片狼藉。

    灾民也将会遍布大半个大唐。

    这样的结果,对于登基不足三年的他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治陛下趁热打铁,当即连下三道圣旨。

    一是,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

    但凡是有大江大河之地,立即开始清沟挖渠。

    修筑堤坝。

    而且这项工作要长期不懈的抓下去。

    按照林然的建议,堤坝的高度始终要高于水位十米以上,方为安全水位。

    而且当场决定设立治水部。

    直接任命房遗直为治水部尚书。

    大唐一个新的部门成立了,而且还增加了一个部门尚书。

    这样的意义何其之大。

    因为这打破了历朝历代对于朝廷制度的设置和规划。

    若是以往,这样的事情,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商议,是很难最终决定下来的。

    可是,如今李治当场拍板,群臣立即便齐声附和称赞。

    由此可见,这次洪灾对于百官们的感触也是非常巨大的。

    治水部尚书房遗直,当场领命。

    郑重承诺,绝不辜负陛下的隆恩和厚望,一定加强巡视各地水系,保证安全,杜绝水患。

    房玄龄和房遗爱,对于此次任命都是非常高兴。

    特别是房玄龄,内心真是惊喜交加啊。

    他知道房遗直能被陛下委以重任,自然离不开自己亲家的影响。

    同时他也深知,这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毕竟这是一个新兴的部门。

    若是做的好,功劳无限。

    若是做不好,再出现今年这样的大洪和大涝。

    责任也是非常大的。

    “房尚书,治水部不仅仅是防洪治水这么简单。”

    “而且还身兼二职,因为抗旱也是你们部门的重要任务。”

    “王爷所提的河水引流,井水灌溉,这些爱卿都要好好的学习和领悟。”

    “这方面的问题,相信王爷会亲自指导爱卿的。”

    李治微笑着对出班施礼的房遗直开口说道。

    “陛下,臣等一定好好学习,不负陛下圣恩和王爷的教导。”

    第二道圣旨,第三道圣旨,依然是下发全国各地的。

    无一例外,都是针对城市基础建设而下发的。

    改革迫在眉睫。

    而且今年年底,将会派出调查组,专门实地考察各地的具体落实情况。

    房遗直得到陛下的圣旨。

    立即在年轻的官员之中,挑选了十几人的新鲜力量。

    自己新官上任,总不能是光杆司令一人吧。

    林然带领设计院苦心专研一个多月以后。

    让整个长安城震惊的事情出现了。

    而且是震惊了所有人一地的眼球。

    当一个个粗大的钢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

    所有人当场就吓坏了。

    这得需要多少钢材才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啊。

    而且是又粗又长。

    当然有了炼钢厂,这些对林然来说都不是问题。

    可是,问题是文武百官和百姓们,都没有见过这东西啊。

    上百米一根的粗大钢管,被一根根的运送到了太极宫外。

    在太极宫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这一切,竟然是为了铺设地下水道而铸造的。

    “驸马,这成本有点太大了吧。”

    就连李二都看着肉疼起来。

    毕竟他老人家可是知道钢材的贵重之处的。

    用这样的好钢,铺设在地下,做排水管。

    身为太上皇,李二深感可惜啊。

    “岳父大人,暂时看来是成本大了些,可是长远来看,这些成本都是值得的的。”

    “而且如今炼钢厂的产量也在极具上升。”

    “小婿有把握让炼钢厂继续提高产量。”

    “而且小婿已经启奏陛下,要在大唐各地至少再建立十座炼钢厂。”

    “未来,这些钢材将会在我们大唐的建设之中,发挥无比重要的作用。”

    “······”

    林然的话,让众人无不目瞪口呆。

    “驸马,你的意思是大唐每个省道,至少有一个炼钢厂?”

    李二瞬间便明白了林然的意思。

    “岳父大人所言甚是,每个省道至少要保证一个炼钢厂。”

    “否则光是这长途跋涉的运送成本,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啊。”

    “更何况,只靠长安城的一座炼钢厂,根本不足以支撑大唐这么大的体量。”

    林然的话,让所有人的眼睛闪闪发光。

    十座炼钢厂就是要十个厂长啊!

    谁不知道,如今炼钢厂的利润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

    光是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所带来的效益,已经让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敢想想。

    好家伙,你这一下子整出来十座炼钢厂,简直是一下子就给所有文武百官们,打了一针强力的鸡血!

    一个个的激动的嗷嗷直叫!

    林然自然看到了群臣们激动的心情。

    不过为了大局,肯定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不过也不能让这部分人富的太过明显。

    思来想去,林然决定采取国有制度。

    于是,林然接下来的话。

    让李二和李治陛下都喜笑颜开。

    “岳父大人,陛下。虽然是每个省道都至少要建立一座炼钢厂。”

    “可是,为了更好的掌控钢材,做到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所以臣的意思是,这所有的炼钢厂,必须是在朝廷的管理之下。”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的国有企业。”

    “工人和师傅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厂长和管理人员,俸禄自然要高上许多。”

    “不过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

    “咱们一切按照产量来,一切按照能力说话。”

    林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让李治陛下和李二开心的合不拢嘴。

    “贤婿所言甚是啊,所言甚是啊!”

    李二开心的眉毛胡子一起跳!

    林然的意思,他太了解了啊!

    万变不离其宗,虽然每个省道都有一个炼钢厂。

    可是归根结底,这些仍然是朝廷的。

    是属于他们李家天下的。

    最关心的事情得到解决,李二就不关心其他事情了。

    毕竟自己已经退居幕后。

    如果不是今天稚奴说,今日驸马要给自己带来惊喜。

    这样的场合他是原本不打算来的。

    不过今日一来,他却发现,竟然是不虚此行。

    毕竟见到了这样惊世骇俗的钢管,而且还听到了林然对于炼钢厂的规划。

    于是在众人的亲眼见证下,一根根的钢管被埋在了长安城街道两旁的渠沟里。

    之所以要这么着急埋下钢管。

    因为根据李淳风的预测,三日之内,长安城将会迎来一场入秋以后的第一场暴雨。

    林然就是要借此机会,让所有人都看看这样做的好处。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每个人都是非常懂得的。

    果然,三日以后,一场大雨倾盆而下。

    这浩浩荡荡的大雨啊,已经多年未曾抵达长安城了。

    让所有人都看着这倾盆大雨目瞪口呆。

    所有人都在想着。

    要完!

    因为这么大的雨,肯定让长安城四处积水。

    出行,那就根本不用想了。

    因为往常即便是比这雨势小点的时候,也要等风停雨住一个晌午以后,才有可能安然无恙的在街道上徒步行走。

    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可是,偏偏就有不信邪的人。

    李二就带着李治出发了。

    迎接着倾盆大雨,李二带着李治,来到了长安城的朱雀大道上。

    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要偷偷看看前几日,埋在朱雀大道两旁的排水管的效果的。

    结果李二和李治,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太极宫里没有积水,那是因为所有的设计都是非常精密和仔细的。

    而且重新修缮的太极宫图纸,也是出自林然之手。

    所以对于太极宫里的一切,李二和李治都感到是非常正常的,非常合理和应该的。

    可是这朱雀大道不应该啊?

    它不应该如此洁净如洗啊。

    暴雨将街道清洗的一尘不染。

    所有的雨水都顺着下水道流了下去。

    李二像个孩子似的。

    就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往铺设管道的地方跑去。

    因为他听到了声音,听到了比雨水更大的声音。

    那声音来自于地下。

    李二在心里想啊,那定是水管里排水的声音。

    若是林然在此。

    他肯定会欣喜的对自己的老丈人说。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大唐腾飞之路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寒门崛起 晋末长剑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星海王座 嬉游花丛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逐鹿天下 牧野流星 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