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抱头痛哭的李渊父子(精彩大章求支持)(第 1/4 页)
李二陛下虽然对太子李承乾的表现非常满意。
可是他自己却逐渐的懒惰了起来。
因为大唐确实达到了一个未曾到达过的高度。
一副盛世画卷已经徐徐打开而来。
当陛下的布告贴出。
自从贞观六年起,百姓的赋税再去三成。
百姓们纷纷欢呼雀跃。
无论宫里宫外,都是一片祥和的气象。
朝堂之上也少了许多纷争。
各国来长安城朝拜的每日都是络绎不绝。
李二陛下还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正元节前,因为感伤牢狱里的犯人,无法与亲人团聚。
特赦了一批三百犯人回家过年。
而这三百人竟然无一逃跑。
他们感念圣恩。
纷纷在规定的日期内,提前到达。
这一消息让李二陛下欣喜万分。
这证明自己仁政的目的达到了。
取到效果了。
于是龙颜大悦之下。
李二陛下竟然将这三百名犯人给释放了。
要知道这里面可是有许多死刑犯啊。
感觉到国泰民安的李二陛下开始懒惰了。
他不在勤于朝政。
而是留恋与后宫之中。
好几次早朝时候,都是让群臣空等一场。
以前那个早朝从不迟到的李二。
逐渐的从迟到,变成了旷课。
实打实的从一个三好学生,变成了问题‘少年’啊。
也不怪李二陛下懒惰。
主要是如今的大唐太过安稳了。
即便是上朝,也不过是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扯一番。
实在是些没营养的话题。
哪里有后宫的嫔妃那里有意思。
如今敢于谏言的整个朝堂上也只有,刚正不阿的魏征一人了。
于是魏征上奏,痛斥陛下不问朝政,留恋后宫的恶习。
让李二陛下看到奏折,勃然大怒。
气呼呼来到立政殿,甩了脸给长孙皇后看。
“二郎,发生什么事情了?”
“怎么如此不高兴?”
长孙皇后关切的询问道。
“还不是御史大夫魏征,竟然出言不逊。”
“指责朕,不务正业,不理朝政?”
“如果朕不务正业,不理朝政的话,能有今天大唐的安稳局面吗?”
李二陛下气呼呼的开口说道。
“朕,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自己是干什么吃的?”
“竟然敢指责朕,真是好胆啊···”
“二郎,不可啊。”
“魏征可能是语气有些过重了些,可是二郎想一想,他这都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啊。”
“仅仅臣妾知道的,二郎这个月就有足足五次没有上朝了。”
“即便是朝堂无事,可是二郎是大唐的主心骨啊。”
“群臣一大早的在显德殿苦苦等待,等不到主心骨,他们能安心吗?”
长孙皇后和颜悦色的劝说道。
让李二陛下的脸色渐渐的好转起来。
“可是,观音婢,这早朝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
“朕如今疲乏的很啊。”
“不是朕不想早朝,有的时候,朕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李二陛下也是满肚子苦水没有地方倒。
“二郎这早朝时间是父皇拟定下来的。”
长孙皇后很聪明,不说是是前朝以前就固定流传下来的。
否则她真担心,李二陛下一怒之下将老祖宗的规矩给改了。
李二心情仍然不爽,起身拂袖而去。
虽然不再说处置魏征的事情,可是心里始终还是不痛快的。
赶来立政殿为父皇和母后请安的长乐,刚好看到父皇匆匆离开的身影。
“母后,父皇好像不开心的样子?”
长乐疑惑的来到母后身边。
“还不是因为早朝的事情。”
“你父皇几日未上朝,被御史大夫魏征给参了一本。”
“如今正在气头上呢。”
“怎么样才能堵住群臣的悠悠众口。”
“而且还能让你父皇和群臣都皆大欢喜呢?”
长孙皇后苦苦思索起来。
“母后,儿臣有办法了。”
长乐眨巴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开口说道。
如今她心中有个主心骨,那就是有困难找林然。
“长乐,有何办法?”
长孙皇后欣喜的开口询问道。
“母后,其实长乐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公子肯定会有办法的。”
长乐笃定的回应道。
长孙皇后闻言也是眼前一亮。
“长乐,你去学院一趟,看看尚书郎有没有好的应对之策。”
“如果有,就让他来宫。”
“你父皇对他的信任,母后还是清楚的。”
“母后,放心吧。此事包在儿臣身上。”
长乐公主开心的带着翠竹姑娘,两人登上马车直奔终南山下的学院而去。
如今从长安到学院的道路,已经被修正的平平坦坦的。
而且路面上还铺设了青石板。
和林家村的道路一般无二。
这样的道路,让马车行驶起来,速度快上了许多。
也让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坐在马车里面,感觉不到以往的颠簸。
很快马车便到达了学院。
暗中保护学院的百骑司的暗探,自然不敢阻拦宫里的马车。
长乐和翠竹姑娘走下马车,拾阶而上。
九百九十九个台阶啊!
对长乐和翠竹姑娘来说,每上来一次,都是一场对意志和体力的锻炼。
刚刚开始来学院的时候。
两个人最少要在凉亭里休息四次!
也就是,每个凉亭她们都要休息一会,才会继续上山。
后来变成休息两次即可登上学院。
如今两个人,已经可以一口气走到学院的门口。
而且还不是感觉很累。
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径直往林然的房间走去。
门是半开着的,因为里面火墙的温度实在是太高了。
不亚于后世的暖气。
长乐探探小脑袋,便看到了林然看书的样子。
“咳…咳…”
小丫头干咳一声,便缩回了头。
林然看书看的入迷,好像听到有女孩子咳嗽的声音,而且很像是长乐的声音。
可是,抬起头来,却并没有人的身影。
可能是自己想这丫头入迷了吧!
林然自嘲的笑了一下,摇摇头继续看书。
“咳…咳…”
这次林然听出来了,绝对不会是幻觉。
“长乐,不要跟我躲猫猫了!”
“外面冷,快点进来,别冻坏了身子。”
听到林然的话,长乐雀跃着走了进来。
“公子,看书真是入迷啊。”
“不过还是被公子给猜出来了。”
长乐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走到了林然的身边。
“难怪公子,开着门,屋里真暖和。”
“翠竹,快点进来,别在外面冻着了。”
长乐一进屋,就像个百灵鸟似的唱个不听。
翠竹姑娘闻言,也走进了屋子里。
果然,屋里和屋外,就是两个世界。
这房间的温度和林家村房间的温度,简直是一模一样。
让翠竹姑娘暗自思量,公子真是个会享受的人。
“是不是宫里有什么事情?”
林然给长乐和翠竹倒好了茶水,开口询问道。
“嗯,最近父皇遇到些问题。”
“父皇越来越不喜朝政了,而且今天御史大夫魏征上了一份奏折。”
“惹恼了父皇。”
“御史大夫魏征的奏折是不是说,陛下不理朝政,贪图享乐,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之类的话?”
听了林然的话,长乐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公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还能怎么知道,猜测的呗。”
林然难道说是从历史上看的?
鬼才会相信他的鬼话!
“那么,公子可有办法让父皇回心转意?”
“母后说,父皇都要准备惩罚御史大夫魏征了。”
“而且长乐刚刚见到父皇,也是怒气冲冲的离开立政殿的。”
长乐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看着林然。
那委屈巴巴的小模样,让林然的心都跟着差点化了。
“放心吧,我有办法。”
“保证让陛下,生龙活虎的上朝去。”
“公子,真是太厉害了。”
“长乐就知道,公子一定能行的。”
长乐马上将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消失的无影无踪。脸上挂满欣喜的笑容。
在学院用过午膳后,长乐担心母后牵挂,便和翠竹姑娘下山而去了。
林然一直送到大道上。
“放心吧长乐,晚上我一定去见陛下。”
两人挥手告别,已经十二岁对长乐,明年就是豆蔻年华了。
如今就和盛开的花朵儿一般,招人喜欢。
回到学院后,林然立即回到自己的房间。
将自己制作好的,准备给学生们上课用的,简易地球仪给装了起来。
“母后,公子答应了。”
“他晚上一定会说服父皇的。”
回到皇宫的长乐,开心的跟母后禀报。
“那就好,那就好…还是长乐有办法。”
长孙皇后脸上挂着春天般的笑容。
作为十三岁就嫁给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来说,陛下如今的颓废和懒惰是她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晚上用膳的时候,长孙皇后频频的给李二举杯。
心中知道林然肯定会到来的她,酒量也大增了起来。
“观音婢今日酒量见长啊。”
李二见此开口说道。
“二郎,臣妾再不饮酒,以后又要大半年不能饮酒了。”
长孙皇后脸颊红了起来。
李二陛下闻言立即起身。
长孙皇后的话让他惊喜不已。
“观音婢,太医诊断过了吗?”
“诊断过了,臣妾这个月该来的没有来,便宣了太医院的高太医。”
“高太医说,已有喜脉了···”
“好,好···辛苦观音婢了···”
李二激动的握住了长孙皇后的手,又一个新生命的即将到来。
让他瞬间又有了做父亲的喜悦。
“臣妾,不辛苦。”
“真正辛苦的是二郎才对···”
长孙皇后略显娇羞的模样,让李二神色恍惚起来。
“陛下,皇后娘娘。尚书郎来了···”
“让尚书郎去御书房等吧,朕和皇后娘娘正在用膳呢。”
内侍领命带着林然来到了御书房之内。
“二郎,别让尚书郎久等了。”
长孙当然知道,林然此来的目的,所以开口劝慰道。
“没事,今日朕高兴,多陪观音婢一会。”
“那小子肯定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有要紧的事早就急奏了。”
长孙皇后见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只能微笑着陪李二陛下饮酒。
李二一直让林然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姗姗来迟。
“让爱卿久等了。”
“皇后又有喜了,朕很开心,所以多陪了皇后一会。”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陛下的子嗣必定一统这一整片的土地,届时每一位皇子都有足够大的封地。”
“大唐的未来美好可期啊···”
李二陛下听着林然的恭喜之词,看到林然手里的地球仪。
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爱卿,这是何物?”
“为何要让朕的皇子去这里?
李二不解的看着林然手指的地方。
一副非常疑惑的模样。
“陛下,这个地方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
“物产极其丰盛不说,还有许多可供人类食用的美味食物。”
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啊。
“陛下,这里是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
“比突厥的草原还要茂密旺盛。”
“突厥的草原上极其缺水,这里是不必担心缺水的问题的。”
“陛下····这里···”
“还有这里···”
林然手指在地球仪上滑动。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俨然一副大师风范。
李二陛下很快变成了一个,乖巧老实的三好学生。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