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进击(第 3/4 页)
战鼓开始擂响,旌旗随之挥舞。
祖大寿见状,毫不犹豫的拔出佩刀,指着大凌河堡方向大吼道:“全军疾行,冲!”
祖字大旗往前一指,五万大军立马跟着他狂奔而去。
袁崇焕和金启倧则带着五万青壮,推着石材木料和粮食紧紧跟了上去。
大凌河堡的修筑地点其实就是广宁中左卫的原驻地,这里的卫城虽然已经被建奴给摧毁,地基却还在,按驻军的规模,只需将原来的卫城扩大十倍左右即可。
至于怎么扩建,孙承宗自然早就规划好了。
祖大寿、袁崇焕和金启倧率领五万大军和五万青壮赶到广宁中左卫驻地之后便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棉线和石灰粉,他们就以原来的卫城为东北角,向西南两边各拉了一道五里余长的直线,并且在上面洒上石灰以为标记。
紧接着,他们又在两边直线的尽头往南往西各拉了一条同样五里余长的直线,同时在上面洒上石灰以为标记。
这样一来,一个五里见方的城池雏形便定下来了。
石灰刚撒完,祖大寿和袁崇焕便毫不犹豫的挥手道:“开挖!”
挖一个周长二十余里的城墙基脚需要多久?
这个得看投入多少人。
二十里大致就是一万米左右,而五万大军和五万青壮加起来足足十万人。
也就是说,一米的方圆内大概有十个人在挖!
这速度就比较的恐怖了,锄头、耙头、铲子,甚至是刀枪一起上,那地面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凹下去,才不到两天时间,一个二十余里见方,深一米左右宽十米左右的城墙地基就硬生生被他们给挖出来了。
紧接着便是往里填充石块,一车一车早已准备好的石块倒进去,不到一天时间,地基又被填平了。
接下来就是用条石框住两边,框一层,填一层土,将中间填实,然后再继续往上砌。
这个就比较的费时间了,因为城墙中间的土层必须压实,而且城墙往上砌的时候还要一点点往中间收缩,这样城墙才不容易倒塌。
而要防止建奴直接搭人梯往上爬,墙基最少也得有个一丈半高,也就是五米左右。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