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八十 一 周游世界(二十六)歌德的人生(第 1/ 页)

    德国的名人非常多,但是龙星最崇拜的只有两位:一位是马克思,龙星已经游览了马克思的故乡;另一位就是歌德。龙星为什么崇敬歌德呢?因为龙星认为他是那种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又得到了社会的充分的肯定,属于拥有比较完美的人生的那一类人。龙星认为追求社会梦想或则其他梦想的人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种,既实现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又得到了社会的肯定。第二种,虽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比如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除了自己负伤以外还造成了几位亲人的死亡。第三种,没有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自己就为理想献出了生命。他们和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一样。这类人最令人感叹。第四种,没有任何梦想,却享受社会的很多优越的待遇。这种人令人不齿。

    龙星来到了坐落在德国魏玛市弗拉恩普兰大街拐弯处的歌德故居,是一幢米黄色的3层楼房。从1782年到1832年,歌德在这里生活了50个年头。1775年,26岁的歌德应魏玛小公国公爵奥古斯特的邀请来到魏玛,深受奥古斯特公爵的信任和爱戴,先后担任过枢密顾问官和首相等职。1782年,歌德被赐予贵族身份,住在市内官邸,即现在的故居。故居的16个房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装饰考究,富丽堂皇,是歌德接待达官显贵的地方,如黄色接待室,用来接待、宴请显贵,应酬交际;朱诺室曾接待过黑格尔、海涅和门德尔松等人,这些房间现在都按歌德生前的原样陈列。而另一部分用于家庭生活的房间,则陈设非常简朴,有小客厅、藏书室、卧室和工作室等。歌德一生中还热衷于研究自然科学,包括地质、矿物、光、生物和解剖学等,他写过《颜色学》一书。是他第一个发现了人的颚间骨,他还在光学上提出过新的理论。在故居里陈列着许多歌德亲手制作的动植物和矿物标本。他的工作室里只有书桌、椅子和几件家具。歌德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他写作用的一张斜平面桌子仍然摆在故居中。工作室的里间是藏书5400多册的书斋,现在也按原样保留着。歌德在他狭窄简朴的工作室里写出了《浮德》、《威廉·麦斯特学习年代和漫游年代》以及大量诗歌。歌德的卧室在工作室的隔壁,为一小长条形,唯一的窗户向花园敞开。墙上挂着一些地质学和声学的图表以及温度计、晴雨表和一个灯伞。室内只有一张床、一个小方桌和一把矮脚靠背木椅。1832年3月22日,83岁高龄的歌德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停止了呼吸。故居里还藏有歌德的手稿、信件等。1885年,这所房子被辟为歌德纪念馆,每年都有近百万游客前来拜访。

    龙星知道:歌德出生在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家庭。那是他少年的故居,现在也成为了纪念馆。16岁时,他曾遵照父亲的意愿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真正爱好的是自然科学和艺术。18世纪70年代初,他创作了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长诗《普罗米修斯》等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暴和虚伪,吹响了叛逆的号角。歌德一生创作了150多卷作品,是一个与莎士比亚、但丁、托尔斯泰等人并驾齐驱的文学巨人。歌德很早就已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在这方面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克洛普斯托克和荷马。14岁时,他就想参加一个田园诗协会。同时,他也喜欢戏剧,因此在法国占领期间他频频造访法国剧院。1763年他在一场音乐会上见到了当时年仅7岁的莫扎特。

    从1776年开始,歌德开始了他辉煌的人生阶段。他作为枢密公使馆参赞开始为萨克森-魏玛-埃森纳赫公国服务,并获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务。他在大公送给他的带花园的房子(歌德屋)中住了六年,并按照公园的规格亲自设计和建设了房子周围的花园。他也在图林根的伊姆河边的自然风景公园的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上帝使我成为园丁或实验员,这样我该多幸福啊。”1779年他被提升为枢密顾问。他接受比他年轻8岁的大公卡尔·奥古斯特的让他在微型小国魏玛任职的建议是为了进行政治上的改革。在议会中歌德的职权越来越大。政治——即使在他不再担任公务之后——一直是他关注的领域。1780年6月23日,他成为魏玛共济会分会:阿玛利亚分会的学员,1781年6月23日,歌德成为正式会员,1782年4月2日升任会长。在他升迁的几周后,阿玛利亚分会不得不停止工作,因为当时共济会的活动遇到了敌对情绪。

    1782年大公把一所妇女广场边的房子租给歌德,1792年它最终被送给了歌德。在这里歌德一直居住到去世。妇女广场边的花园也是诗人自己建设的。(1885年,歌德的最后一名孙辈后代和继承人去世后,这所妇女广场边的房子就被宣布为国家博物馆。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

    1784年歌德在人类的颅骨旁发现了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的晚年,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法国革命掀起了全欧洲性的革命高潮,先进国家的工业革命突飞猛进,工人运动已经兴起,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广泛流传,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遍及全欧。这些情况促使歌德的眼光突破德国的狭隘世界,更多地注意到全欧洲、甚至世界的变化,更多地接受社会新思潮。这些都有助于他克服前一时期思想上的狭隘性。1795年他开始了与席勒的友谊。席勒最初是作为历史学教授来到耶拿的。他们的友谊一直延续到1805年席勒去世。在埃尔富特召开诸侯大会之际,拿破仑一世接见了歌德,并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龙星认为:歌德担任了重要的职务,为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又推动了狂飙突进运动,为德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获得社会的充分肯定的同时,歌德也没有遇到太大的挫折。龙星很羡慕歌德这样的人生。

    让龙星感到以外的是:歌德对中国还有浓厚的兴趣。据讲解员说,歌德从1813年10月始,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有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他—直想把《好逑传》,写成一部长诗;读过《赵氏孤儿》之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1827年至1829年间,他便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他在同助手爱克曼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从中国文学谈到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使它早日来临。”值得一提的是,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学”这—概念。龙星知道歌德还对中国文学有兴趣并有深入的研究后,对歌德更加喜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仵作惊华 温香艳玉 白色口哨 偷香 入迷 偏执狂 魔种降临 谁把谁当真 丞相不敢当 娇瘾 最后一只瓢虫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不循(重生) 夜行歌 刺青 撒娇 痛仰 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