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星舰首飞和充气太空舱(第 4/4 页)
“我也好奇,总不能是水泥块吧,哈哈。”
“估计不会太过贵重,个头也不是很大。”
“这个不一定。”
“货舱门打开了,那是……”
“咦,一个白色的方块?外表还皱皱巴巴的?”
“等等,我知道那是什么了,那不是普通的方块,那是收缩状态的充气空间站!”
“对,快看,它开始充气了!”
“这太神奇了……”
一般网友们很惊奇,不过航天爱好者们却在思考。
这是哪个型号的充气空间站?
早在几十年前,充气太空舱的概念就被提出来了,不过当时的技术不行,所以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这个理念是很好的,所以一直有人在研究。
十几年前,太空旅馆公司就借用露西亚战略导弹部队的导弹,在乌拉尔地区的一个基地内将“创始一号”私人太空舱发射到了太空里。
它的重量有1.36吨,自带四片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为舱内设备提供基本的电能。
当时国际空间站已经成型了,太空舱也不是新鲜玩意,更何况只有1吨多重。
不过“创始一号”可不是一般的太空舱,它是一个充气式太空舱。
它的舱体外壳采用充气膨胀材料,充气前,它的长度约4米,直径1米左右。
而充气后,长度可以达到4.4米,而直径有2.54米,舱内加压体积达到11.5个立方。
“创始一号”成功之后,太空旅馆公司又发射了“二号”。
当它们都成功之后,太空旅馆公司就研发了更大的充气太空舱。
也就是充气太空舱“beam”。
它几年前搭乘星际探索技术公司执行的某次补给任务到了太空,然后在机械臂的帮助下对接了国际空间站的“宁静”号节点舱,也就是有“穹顶舱”的那个舱段。
beam充气舱重1.4吨,由铝和可折叠的特殊面料制成,2没充气前长度只有2.16米,直径2.36米,内部空间3.6个立方。
充气后长度变为4.01米,直径变成3.23米,内部空间增加到16个立方。
这差不多与一间小型卧室的大小相当,跟国际空间站上的一些较小的舱室也差不多了。
不过,beam在国际空间站上第一次充气的时候,因为“布料”太僵硬,发生了一点小意外,直到第二次充气才完全展开。
beam原计划服役3年,但如今在轨运行时间已经超过一倍多了,一切数据都非常良好,联邦宇航局已经两次推迟了它坠入大气层烧毁的时间。
不过它的作用也不太大,因为它里边几乎没有设备,只是在当储物空间用。
但这就像入住新家一样,刚开始的时候空荡荡的,住了几年之后总会被乱七八糟的东西塞得满满当当,所有储物空间永远不嫌多。
都是充气太空舱,没错,但现在这个充气舱可比之前的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