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孟青善的反击(第 3/4 页)
被拦住的银行职员都不知道排练了多少遍,很自然的回到道:
“开什么玩笑,这些东西可都是还没开封的,是我们银行发给我们的福利。”
“真的假的?都说你们银行就要倒霉了,怎么可能给你们发东西!”
旁边一位演员,不是银行职员接口道:
“好吧,我们银行前些日子确实差点就要倒霉了。
不过某某几家报纸帮了我们一把,把我们的危机给解除了,这是我们老板高兴,给我们发东西庆祝一下。”
随着记者的问话,几位下班的‘维京人’银行职员,你一言我一语的把他们银行差点因为储蓄利率定的太高,结果招来了大笔的巨额储蓄金。
就在银行决定赶紧降低存款利率的时候,那几家报纸突然跑出来说‘维京人’银行在亚洲的业务很可能是他们倒闭。
弄那之前那些个人储户全都跑来取款。
没想到这些个人储户的存款加在一起真不少,直接把银行的危机解除!
银行一边忙着把钱兑付给那些储户,一边把储蓄金调回了正常水平。
说完这个银行职员还拿着手里的东西,向记者展示一下,看到了吧,我们老板说我们这些底层职员在这次挤兑风潮中辛苦了。
拿出这次省下来损失的一部分,给我们发放福利,哈哈这已经是连着发的第三天,可惜现在取款的人少了很多,估计再发个一两次就不会再发。
记者和几位‘维京人’银行职员的对话结束后,电视中的支持人觉得这些银行职员的话不一定可信。
于是剧本进入第二集,这次就不是偷拍了,而是记者们大明大白的扛着摄像机,跑到‘维京人’银行总部,要求采访银行高层。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涉,这帮人被请进银行总部。
见到‘维京人’银行的负责人,记者就非常尖锐的指出,很多银行业专家都说他们银行的资金,已经被挤兑一空,问是不是真的。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而且告诉记者,他们银行现在的资金量是这家银行最多的时候。
记者表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必须要亲眼看一下才行。
得到的回答是每个银行客户的账户信息,都是需要他们绝对保密的,不可能被让记者们知道。
接着就是一通广告,我们我们银行的保密级别分了多少等级,每一级都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跟保密力度,巴拉巴拉一大堆。
既然有剧本,那么这些记者和观众们肯定是不会失望的。
就在记者们以为只能这样,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银行的这位负责人忽然接到了电话,说是米国中央银行来接收他们要送去现金的押送车队来了。
然后就是一通鸡飞狗跳,这些记者被要求不得随意走动,不要做出什么让人误会的动作。
在记者的多次请求下,他们被允许远距离拍摄往车上装现金的画面。
于是摄影记者在警卫的严密监视下,记录下了‘维京人’银行用叉车,向几辆防爆运输卡车上装载现金的景象。
一捆捆米元被塑料薄膜密封好,码成一米见方的钱垛放在木质托板上,被叉车一垛一垛运送到防爆运输卡车上。
整整十二垛米元,被防爆运输卡车卡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