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汽车巨头们出新招(第 2/4 页)
能够成为科研人才的,都是高智商人群,在经历几次自己的心血被雪藏后,这些当然会想这事是为什么。
所以那些汽车巨头们的想法,自然瞒不过这些科研人员。
他们也知道,去了华国在各种技术储备和科研基础方面,要比在他们原来的机构差不少。
不过这些人根本不在乎,研发新能源汽车,令这种新型交通工具面世,一直都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他们知道,只有孟青善才真的愿意花钱把他们的心血造出来,并且销售给大众。
作为科研人员,每个人都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被广泛使用,当然能够成为最早面世产品的研发者,被全世界同行所铭记,也是他们的一点点私心。
不过那些科研人员这点私心,也是国外很多顶尖科研人员,拒绝几大汽车巨头接受孟青善聘雇佣的最大原因。
经过这么多年被传统汽车巨头们联手打压,很多顶尖新能源研发专家,已经很清楚在几大汽车巨头手下的研发机构工作。
即便他们的研发成果再好再实用,结果也是申请专利后被冷藏,最多生产出来一两辆样车就没了下文。
而他们愿意接受孟青善的雇佣,正是这些世界顶尖新能源科研专家明白,孟青善的启明星汽车生产,一直受到传统汽车制造方面各种生产专利的制约。
使得启明星汽车制造厂,无法得到世界最好汽车制造技术授权,只能生产利润不高的各种汽车。
而眼下新能源汽车是个新型汽车产业,几大汽车巨头虽然投入研发较早,但是他们谁都没有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投入多大精力。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孟青善一定会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力,这是启明星汽车摆脱汽车制造方面技术壁垒的最佳时机。
那些传统汽车巨头们发现,虽然他们把那些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提高很多,可全球新能源研发专家,依然有近一半选择到华国接受孟青善雇佣。
这帮家伙这次彻底感到,他们在汽车行业的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
如果是世界其他企业还好,他们可以找一些对手生产技术专利上的漏洞,跟对手打官司。
只要连续不断的找出似是而非的问题,大家接连不断的跟他们打几年官司拖住对手,使得他没有精力再投入新技术研发。
而他们则暗中加紧研发,在对手疲于应对各种起诉的时候,趁机再研发出更好的专利技术,就能从心理上彻底击垮对手,使得他们自动放弃竞争。
可是孟青善的启明星汽车制造厂不同,他们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漏洞。
更何况孟青善这家伙手中并不缺钱,而且手中律师队伍强大,这种办法对启明星汽车制造厂威胁并不大。
于是这帮传统汽车巨头们聚在一起,商量出了一个他们认为坑孟青善的好办法。
这天孟青善突然接到哥哥孟青良的电话,在电话里老哥告诉他,几家世界汽车巨头,突然一起发来邀请函,希望和他们对传统汽车各种生产专利授权转让事宜,进行一次行业交流。
说白了就是大家在一起,互相购买其他人手中自己看上的专利使用权。
孟青善听了非常纳闷,几大汽车巨头经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换技术使用权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每次他们这么干的时候,参与的人只有这些巨头,其他汽车生产企业根本就不可能参与其中。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