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攒灯夜钓(第 4/4 页)
基于这个对野生鲫鱼习性的了解,张扬一直在进行各种尝试。
钓组用的很细,调漂也非常的精准,生怕一个小细节没把控到忽略了鱼口。
就在张扬连续尝试不同调钓找鲫鱼进嘴点的时候,早上最先上鱼的六子,又是第一个上鱼了!
“有口了,中鱼!”六子很兴奋的嘀咕一声,右手很温柔的弓着钓竿,将鱼牵出激光大灯照射的光斑。
“出口咋样?”张扬张嘴问道。
“就是大棚漂一个小黑格那么小的动作,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呢!提竿就打到了!”六子回答道。
“大棚漂?我擦,咋把这茬给忘了!”张扬听到这三个字之后忍不住口吐芬芳,立刻把钓竿重新提出水面。
大棚漂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在大棚里掐小鲫鱼壳子用的漂。
冬天大棚里水温极低,小鲫鱼的活性极差,所以对钓组跟浮漂的精细度要求非常严格。
这么说吧,大线0.2#、0.3#,子线0.15#甚至0.08#,浮漂吃铅0.7g,调漂都要随身带着小号的锉刀。
可以说为了在掐鱼的时候多见那么几口,这帮人已经把钓组研究到了极致。
六子跟孟凡去年冬天就在大棚里呆了一冬天,没想到六子这小子这么虎,今天夜钓直接把压箱底的小线组跟小浮漂给安排上了。
很快张扬从漂盒里找到了自己用的最小号竞技漂,吃铅0.6g,短脚长尾细长漂身,只有最艰苦的鱼情才能用到这玩意儿。
浮漂换了,线组自然也要放到最小,又是一通忙活下来,张扬重新挂好红虫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
精细度已经拉满,可是接下来张扬依然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吃口动作。
而隔着几个人,几乎坐在六人靠近中间位置的六子,已经钓获第三条鱼了!
“我擦,六子,你小子是不是搞啥秘密武器了,大家都换了细线组小漂,为啥只吃你的钩,我们的就没口呀!难道说,你用的红虫是进口的?”
韩强坐在最边上的位置,一口没有,忍不住吐槽起来。
“嘿嘿,这我哪知道为啥!红虫是扬哥店里的!它就是喜欢吃我的钩,我有啥办法!”六子挠挠头,憨憨的回应着。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六子至少钓获了七八条大鲫鱼,跟他挨着的孟凡,也钓了四五条上来。
相比之下,其他位置的张扬等人,全都没见口。
“咋回事儿啊头儿?孟凡跟六子小哥俩有口,我们咋不上鱼啊!灯的亮度完全一样呀!”王岩也憋不住嘀咕起来。
听到王岩说灯的亮度完全一样,张扬一拍脑袋,瞬间反应过来。
“我知道啥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