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8.1米,长杆抛频率的传说(第 2/4 页)
又守了差不多一小时,手机时间已经快十点半了,张扬钓位所在的北岸,依然没有一点动静。
“擦,我还就不信了,这么大的水库,前天还连杆,今天能一口没有啊?”
张扬等的有点不耐烦,扛着杆子又朝着东岸走去。
到了上午十点钟多,太阳高悬,室外温度至少十度左右,最近几天也没有任何气温气压骤变,怎么算也不该没口呀。
张扬带着不服输的劲头儿,很快来到了位于东岸中腰位置提前打过窝子的那处标点。
只见张扬扫了一眼双钩上挂的红虫饵,大臂带动小臂猛地一抖,利用巧劲儿精准的将钓组抛到了做窝的标点位置。
功夫不负有心人,换了东岸这个位置之后,双钩到位不到三十秒,张扬就看到浮漂给出了一个轻轻上顶半目的小动作。
“妈蛋,可算有口了!”
看到这小动作,张扬松了一口气,甭管啥鱼在窝子里,只要浮漂有反应了,就比一动不动强。
这边自言自语没说完呢,微微上顶的浮漂动作墨迹了几秒,很突然的出现一个半目左右的有力下顿。
口不大,但是下顿有力,结合前面顶漂墨迹的前奏动作,张扬判断这应该是个入口漂相,果断的提竿发力!
力量通过水下钓组透过钓组跟竿尖,传导到了张扬的手掌心上,中鱼了!力量不算太大,但是鱼钩打中了!
期待了一上午的张扬立马将杆子扬起,利用杆子的腰力将鱼顶出水面。
鳞片雪白,好一条纯野生的大板鲫。
张扬手臂扬起一溜烟将鲫鱼贴着水皮拖到岸边,左手拎着钓线,将开杆鱼抓在了手心。
鲫鱼入手,寒意惊人,初春的季节水温太低,张扬打了个机灵。
细细的端详这条鱼,体型肥硕,嘴巴薄,头型略圆,看得出水库里应该不太缺食物,这条鱼比在野河里钓到的大板鲫要肥的多。
目测的话,第一条鲫鱼就要七八两左右。
“小易,过来!开杆了!把小水桶拎过来!”张扬掏出手机给还在北岸上的小易发了条微信。
小易一直用相机远景盯着张扬这边呢,接到消息之后,一咕噜从椅子上起来,拎着小水桶就朝着东岸走去。
张扬左手抓着鱼没舍得撒手,检查了下双钩钓饵之后,右手单手持杆,往前一荡,然后右手抓着杆子单手抡了个大鞭将钓组笔直的抛到了窝点当中。
双钩钓组入水,浮漂又没动静了,直到小易拎着小桶过来,也没见第二口。
不过张扬此刻已经心里有点底了,刚才这条鱼是正口十二点上来的,这说明窝点里有鱼,肯定就会开口,东岸的鱼情潜力,已经远远超过北岸跟西岸。
看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是不是八米一大长杆的关系?
张扬的初步判断跟杆子长度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
因为西岸也有钓友用八米一的杆子,但是到现在为止依然没口。除了杆子长度之外,肯定还有别的影响在起作用。
不管玩水库还是黑坑,任何钓鱼运动,都像是做数学题,分析判断已知条件,然后验证求得最终解法(鱼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