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9(第 3/4 页)
桑宁推了他一下:“说什么呢,宝宝能听到。”
盛连浔面无表情,声线冷淡:“我就是说给它听的。”
她哭笑不得。
桑宁和赵小虞的预产期原本差了十天,只是一个拖后一个提前,不知道是不是天注定,两个人竟然在同一天生产。
长辈间有个说法,除了医生外第一个抱孩子的人很重要,孩子先看见谁会像谁,要找个合适的抱孩子的人选。
盛连浔:“难道不该像我?”
苏越乔瞥他:“我不允许盛家再有一个像你一样整天板着臭脸的小孩儿。”
盛连浔:“?”
陆清知眼尾勾翘,精致的眉骨挑了挑:“像我也不错。”
盛连浔勾着冷笑:“滚。”
桑采葭替陆清知说话:“清知长得好看,又有才华,当舅舅的,做抱小宝的合适,但你那么忙,翩翩不一定哪天生,没个定数,就怕你赶不过来。”
最后和赵小虞那边商量了下,找了阮双柠。
模样漂亮,性格温柔乖软,像块小甜点心,再适合不过。
阮双柠答应得十分痛快。
哪怕她们临产在半夜,接到消息,阮双柠立刻从她的小出租屋马不停蹄地赶过来。
甚至还带了两束鲜花,
大半夜的,也不知道她从哪里买来的。
两家人焦急地在产房门外等。
盛连浔靠在墙上,直直地看着那扇门,想象在门后,他的翩翩在受什么样的苦。
本来他想陪产,可桑宁不肯,让他在外面等。
盛连浔明白,她有时特别倔,也没坚持。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盛连浔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不知道过了多久,仿佛时间已经凝滞,护士终于抱着个小婴儿出来:“恭喜,是个小伙子,六斤八两,哭声嘹亮。”
阮双柠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有点惊喜:“长得好漂亮呀。”
都说小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超丑,像个皱皱巴巴的小老头,不过这个小家伙并不多皱巴,眼睛大,小鼻子挺挺的,在新生儿里,颜值绝对一骑绝尘。
苏越乔凑过去瞧稀罕,眉开眼笑:“我的小乖孙,奶奶终于见到你了!”
马上又关心:“翩翩呢?怎么样了?”
盛连浔顾不上看孩子,问:“我太太呢?”
“盛太太一切正常,母子平安,一会儿会转到病房。”
“好,谢谢。”
盛连浔没离开,一直守在外面等桑宁。
过了半晌,桑宁被推出来,她整体上看起来还好,只是显出几分虚弱,脸色苍白着,盛连浔握住她的手,在她额头轻轻落下一吻。
“辛苦你了翩翩,你给了我最好的礼物。”
桑宁眉心褶着,不太放心:“眼睛大吗?”
当然知道她在说什么,盛连浔眼皮跳了跳,竟然最关心的是这个。
“大眼睛,像你。”
桑宁终于松了口气,大眼仔好啊,大眼仔怎么都帅。
没过多久,赵小虞家的小宝贝也降生了。
仿佛为了印证和她家的娃娃亲,赵小虞生了个女儿,孟临柯喜不自胜,怎么看女儿怎么可爱。
赵小虞出来后挣扎着撑起身看了眼,气得哭出了声:“好丑哦,怎么可能是我生出来的小孩儿,是不是抱错了啊!”
阮双柠安慰她:“小婴儿都是这样,刚生出来都很丑的,你家小公主不算太丑,只是太小太皱了而已,长开了一定很漂亮。”
又补充:“不过翩翩家的宝宝好好看,一点也不像小老头儿。”
“……”
赵小虞眼前发晕:“阮双柠,你把我家小宝贝放下,我绝对不允许她有一个不会好好说话的干妈。”
陆清知倒是罕见地护着阮双柠:“我觉得她说得没有错,你家这个和我大外甥的颜值真不能比,毕竟外甥随舅。”
阮双柠小声小气地,想说,又不敢太放肆,像从喉咙里往外挤似的:“又不是亲舅舅,怎么会长得随你。”
“……”
陆清知:“阮双柠,你赶紧把孩子还回去。”
“不要,我想再抱一会儿。”
——
小孩子长得快,几乎隔几天就要变个样子,赵小虞家的小宝贝长开了点儿,漂亮许多,白嫩嫩的,特别爱笑,简直萌化人心。
因为都是天将亮未亮时候出生的,哥哥的小名叫安安,妹妹的小名叫早早。
相比早早的活泼,安安小朋友就安静多了,几乎不怎么闹腾,月嫂和阿姨都说没见过这么乖这么好带的小朋友,只是不爱笑,不爱做表情,完全是一个缩小版的盛连浔。
“不都说儿子像妈妈吗?”苏越乔女士拿拨浪鼓哄着小乖孙,直叹气,“安安要像翩翩多好,又贴心又讨人喜欢,怎么非像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
盛连浔:“妈,别说了,我听得到。”
桑宁咯咯笑,眼睛眯成两条线。
她月子坐得也舒心。
尽管家里有月嫂和阿姨,几个长辈都尽心帮忙,可盛连浔仍然尽量亲力亲为,无论是抱孩子还是照顾桑宁,他边学边实践,就像当初刚查出来有宝宝时他承诺的那样,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洗澡的水温他要亲自帮桑宁调好,洗完头发要立刻帮她吹干,衣服穿得要严实,不能透风,偶尔桑宁想抱安安,盛连浔也只是托着小宝贝让她抱一小会儿,生怕她胳膊疼手腕疼。
很久很久之前,初到花枝里时那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少爷,一点一点,变成了今天这样的神仙老公。
安安的吃喝拉撒盛连浔一手伺候着,有不明白的会用心向月嫂请教,月嫂笑:“盛先生,还是我来吧。”
盛连浔低垂着眼,小家伙软软的一团,咿咿呀呀地躺在他怀里,睁着黑亮的大眼睛看着爸爸。
父子俩大眼瞪小眼。
似乎觉得有意思,安安小朋友忽然咧了咧嘴,嘻嘻笑了,“啊啊”地喊着,张合着小胖手,好像要去握他的拇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