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虚伪的认错(第 1/4 页)
李世民有自己的打算,他心里实际上,还是有点阴暗。
这次之所以同意认错,也完全是想要得到李愔手上的农药之法。
他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
显然没有!
他也不可能会意识到。
那怕知道自己是不对,也绝不会真心诚意的道歉。
因为,他有他的脸面。
同样,他有他的坚持。
如果是李承乾、李泰、李治这几个嫡子,李世民一定会拉下脸认错。
但,其他庶子,那么在他看来,还不配。
所以,尽管他答应了道歉,那也是虚情假意的道歉,绝不会真诚。
甚至,这样虚伪的道歉,只不过是他的一种手段罢了。
等把李愔彻底掌控,或者得到了李愔手上的制作农药之法,那,会如何处置李愔,就另当别说了。
于是,他提笔,写信:
“吾儿李愔,持信亲启。为父之子,理应敬父,非待教训,而知也。子若能忠孝两全,则当善矣。
而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任一意孤行,则必自致刑戮。吾虽为父,又将如之何?
中秋之事,是非对错,已无评说。但父终大,何其以怨相对?今,父二度来信,望子善之,不可一错再错。
若子回转,父当于长安相盼。待子归来,必把酒言欢,彻夜长淡,摒弃父子间隙。耶耶,敕!”
写好信,李世民自认,已经放低姿态。
认为在字里行间说了这么多,已经是表达了他的服软态度。
但,杜如晦和魏征几人看过之后,眉头都微微一皱。
因为这封信,看起来似乎是长篇大论的在以一个父亲的角度希望儿子回来。
但仔细一看,前面几乎都是以父亲的姿态教训儿子。
而且虽然是让儿子回来,字里行间还是透露着是李愔错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