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42章,进展,巴银老先生的评价(第 3/4 页)

    他的父亲意外早逝,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大姐出过严重车祸,在这样特殊的年代里,这样的家庭,贫穷让他的童年过得十分艰难。

    在那些岁月里,三月只能把自己的想法都与老人、日记倾诉。

    三月在一次访谈中回忆:小时候我很孤独,与村里退伍老人聊天是我为数不多的交流通道,日记本是我唯一的挚友。也因为此,为我日后走上写作之路埋下了种子。

    而童年的这些经历,也影响了三月的创作。

    1994年4月1日,他出版了“风声”,他把自己童年的经历都融入其中。结果大获成功,晋升为千万富翁。

    02 ,认定一件事,一直做下去。

    因为喜欢和退伍老兵交流,喜欢了解大变革时期的动荡故事,三月从7岁放牛开始保持这种兴趣,为他之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1993年,三月开始潜心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风声”。

    当时三月不会想到,这本书一写,就是18个月,这几乎是他最美好的年华。

    在这18个月中,他一次次写稿,又一次次改稿,最后定稿的时候,他一共修改了13次。

    在不断修改的18个月中,三月精益求精,始终没有放弃。三月曾经说“风声”出版了25万字,但前后报废的有200万字。

    “风声”一经出版,三月一战成名。

    正是他的这种“偏执”,读者才有机会看到了“风声”这样优秀的作品。

    三月说:我们有的时候在写作的过程中容易放弃,可能就是需要一点这种“偏执”的劲头,不看到结果,决不放弃。

    03 ,把写作养成一种习惯。

    三月一直说自己不是天赋型的选手。他曾经说自己,没有一个马尔克斯的脑袋,没有那些优秀小说家的才华。

    他说写作是一种日常,跟过日子一样。

    一年365天,他至少有300天是在写作。每天准时进书房,然后冥想找状态,这个过程往往需要2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接着开始熬夜写作。

    ....

    这则新闻报道篇幅很大,内容却朴实无华,少了以往的浮夸。

    也正是因为报道写实,中大校长端着报纸看得很认真,几乎是一字一字看。

    花费十多分钟看完,中大校长静思两分钟,随后取下眼镜,开始喝茶。

    这时旁边的大女儿拿过报纸看了起来,阅读完后就惊讶问:“爸,这三月还真是你学校里的人啊?”

    中大校长和煦笑笑:“想不到吧。”

    大女婿看完后感慨:“这样的人万中无一。”

    旁边的小女儿问:“爸,这三月叫什么,大几的?”

    中大校长精神很好:“你们没看报纸上都没披露出来吗,还在保密阶段,到时候要是能获得茅盾文学奖,自然是瞒不住咯。”

    小女儿一脸古怪:“你不会还真的指望这般年纪就获得茅盾文学奖吧?”

    中大校长撇一眼小女儿,呷一口茶,惬意地问: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时候是多少岁?”

    小女儿反驳:“人家王勃可是不出世的大才子...”

    小女儿反驳到一半,突然说不下去了,从姐夫手里拿过报纸看了起来。

    见小女儿自己打自己脸,中大校长乐呵呵道:“中大校庆的时候,你们应该能看到他。”

    旁边的老伴秒懂,老花镜下的眼睛往上斜:“你又要上台露一手?”

    中大校长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人不知不觉就老咯。”

    ...

    邵市。

    办公室看完报纸的文征,想了想,拿起电话给廖芸打了过去。

    电话响一声就通了。

    知道自己丈夫的严谨脾性,廖芸有些意外:“你工作期间竟然给我打电话,说说吧,什么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1979黄金时代 华娱从男模开始 国民法医 修罗剑神 至尊战王 混沌天帝诀 重燃青葱时代 巅峰学霸 讨逆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重回1982小渔村 神州战神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龙王令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盖世神医 终极火力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捞尸人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覆水满杯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蜜桃甜 黑天 薄荷酒 忤逆本能 穿书拯救悲惨反派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延迟心动 完美无缺 斗爱之冠 白色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