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第 1/4 页)

    自蒙古在野狐岭以少胜多大败金人四十万大军后,金人就对蒙古人畏之如虎。

    金宣宗继位后,眼见蒙古势大便遣使求和,铁木真允之,为此这才引兵退至退驻鱼儿泊。

    不过金国上下早已畏惧蒙古人,金宣宗便宣布南迁一事,中都留太子完颜守忠来监国,其余文武大臣皆随他一同南迁。

    故而在铁木真欲发兵灭金后,不到半月时间中都燕京城就被木华黎率军攻占,城破后太子完颜服毒自尽。

    而昔日的金国都城则被木华黎劫掠一空,将其放火付之一炬,其之大火数月不熄。

    随着中都城的陷落,金国河北一带便陷入了战争四起的境地。当地的汉人纷纷结社组军自保,各择“主人”。这些人乱世不仅想活命,也想趁机割据一方。

    眼看事不可为,金宣宗自知已对河北、山东再无管辖之力,因此便索性大封爵位,以求换来对方暂且抵挡蒙古南下,而蒙古一方则也收获了史秉直、史天倪父子和张柔等效忠。

    为了抵挡蒙古南下,金国在东面固守山东,与河南互为犄角;在北面凭借黄河天险严防死守,在西面则以潼关为据点派重兵驻守,全然放弃了山西,河北,辽东等地。

    金国的防御,倒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因为蒙古大军南下灭金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和当年金国灭北宋一样,向南强渡黄河直抵汴京;二是出兵关中,从关中向东攻克潼关,进入河南腹地。

    而黄河天险可以引为天堑抵挡住蒙古铁骑的南下,只需在各个渡口派驻守兵,收缴所有渡船,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抵抗住蒙古的攻势,而潼关乃连同关中和河南的咽喉锁钥,对于蒙古人来说,潼关自然成了最理想的主攻方向。

    只是为了防备蒙古南下,金人特地屯兵固守在了潼关。

    ……

    潼关以水得名,据“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相传潼关由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始设潼关。

    其中曹操大战马超,就有“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

    潼关依山傍水,北有黄河,南有秦岭,西有禁沟、潼水,东有远望沟,将黄河至秦岭之间的交通完全阻断,形成了天堑。

    唯一绕过潼关的途径,便是南塬。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快穿:炮灰宿主她又黑化了 神话之后 大夏文圣 玄鉴仙族 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异香 剑来 武圣! 逆仙 志怪书 游方道仙 最强兵王混花都 彼岸之主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冰河洗剑录 卧虎藏龙 洪荒之青虚 最强末世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