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赈灾之策(第 3/4 页)
“那些灾民就是人手,以工代赈。凡壮年之人,经府衙登记后,可参与木屋建造,饱食米粥,一日得钱十文。”
杨清源已经在考虑灾后安置灾民之事了,建造房屋,发放工钱,都是灾后重建的准备工作。
等到朝廷的赈灾粮运到,渡过缺粮难关之后,老人妇孺,杨清源也会想办法安排工作。
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幼有所养,则天下承平矣。
“大人我这就去办!”赵建丰也懂了杨清源的意思。
不仅仅要让灾民有东西吃有房住,还得让他们有事情干。
赵建丰在理解之后,立刻去张贴告示,同时还沿街鸣锣。
重赏之下,必有所得。
很快,就有三人前来应征。
杨清源没有选,直接就让三人第二天日各带一队灾民进行房屋建设,择优录取。
实践出真知。
杨清源的计划带着以工代赈的性质,但是对老幼妇孺并不友好。
不过现在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活下去,而杨清源的做法是目前效益最高的。
三天时间,平山郡外已经建起了木屋三百间。
这些木屋建构简单,建造快速,而且能保温御寒,这是其中一个匠人在跟随商队行商之时,从漠北之地学来的手艺。
大概再过五天就能搭建完所有的木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