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头绪初现(第 2/4 页)

    “此刻天色已晚,若是让你归去,实在不是我古越族的待客之道,这样吧!杨老弟,你们二位不如今晚就在我这剑炉之中休息吧!明日一早,再起程也不迟。”

    欧冶一辈子打铁铸剑,像他这样的工科老宅男一开口,就被一肚子弯弯绕绕的文科生,政坛老手杨清源给看透了。

    什么天色已晚,什么待客之道,不就是想多品鉴湛卢和扶摇吗?

    杨清源和柳望舒也没有拆穿,欧冶帮了他们一个大忙,借剑也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这种小忙能不帮吗?

    于是两人便暂时在欧冶的剑炉之中安顿下来。

    在借到湛卢和扶摇之后,欧冶就让自己的弟子欧钊招呼杨清源和柳望舒,再也没有出现在杨清源和柳望舒的视野之中。

    傍晚时分,欧钊提着四个瓦罐来到了剑炉之中。

    “杨老弟,柳姑娘吃晚饭了!”

    杨清源接过了欧钊手中的瓦罐,“欧钊兄弟吃了吗?”

    欧钊憨厚一笑,“我老嬷已经在就家里做好饭了!这是大祭司让我送来的!?”

    杨清源玩味一笑,“那欧老的那份?!”

    “师父的那份我已经给他送过去了!”

    果然他们两个只是运气好,蹭了一顿晚饭,主角还是老铁匠。

    杨清源掀开瓦罐的盖子,一股奇特的香味扑鼻而来。

    “杨老弟,这是大祭司炖的鱼羊鲜,用的是我们古越族自己养的走地羊,还有养在稻田之中的鲫鱼。”

    “稻田里也能养鱼?!”

    一旁的柳望舒面容之上露出了好奇之色,在女子之中她也算是见识渊博,但也仅限于诗书经史,你让她到了田间,照样五谷不分。

    “这是自然,这种稻田养鱼之法,早在后汉末年就有记载。”

    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望舒,在《魏武四时公制》有所叙及: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子鱼即小鱼,黄鳞赤尾应该指的是鲤鱼。这就是说在稻田里养殖鲤鱼。”

    难得遇到可以卖弄学问的机会,杨清源可是不愿轻易放过的。

    “及前唐,岭南司马刘恂的《岭表录异》中也记载:‘新泷等州,山田栋荒,平处以锄锹,开为町疃,伺春雨,丘中贮水,即先买鲩鱼子散水田中一二年后,鱼儿长成,食草根并尽,即为熟田,又吸鱼利。乃种稻田,且灭稗草,乃齐民之上术也。’这又是稻田养鱼的另一种形式,利用草鱼来吞食荒田的杂草进行开荒。”

    一旁的欧钊也是一脸错愕,原本以为杨清源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没想到对于这齐民之术,竟然也有如此研究。

    “杨老弟说得没错,咱们这些人都是靠天吃饭的,咱们越州的土地不多,自古便有七山二水一分田,那就只能想办法让这稻谷产得多些!收成更好些!”

    稻田养殖既可以在省工、省力、省饵料的条件下收获相当数量的水产品,又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促使稻谷增收一成以上。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幾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对于没有人工肥料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成。

    杨清源将其中两个瓦罐递给了柳望舒,“望舒来尝尝,饭稻羹鱼,这应该是古越族最高的待客之道了!”

    虽然这波应该是沾了老铁匠的光,但能尝到古越族的美食,何必管那么多呢?

    欧钊再次竖起了拇指,“杨老弟真是博学多才啊!想不到你连这都知道。”

    杨清源矜持一笑,行走的翰林院,移动的的弘文馆可不是说说的。

    自古以来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仙人消失之后 叩问仙道 过河卒 山河志异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魔门败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彼岸之主 五仙门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武圣! 修仙琐录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志怪书 剑啸灵霄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不朽凡人 志怪书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为龙之道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小狐妃,太凶萌 中州录 卧虎藏龙 过河卒 神话之后 仙父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阵问长生 武圣! 仙逆 修真门派掌门路 明夷于飞 左冷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