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这小子好骗(第 4/4 页)
他没有多说什么也没离开。
在一家人聊天当中,他过去打开了麻袋,将里面的衣服拿出来给他们穿,三个小的有新衣服自然是高兴,而余荣梅却没在意那么多,直接过去洗碗刷锅。
这晚他就在这里打地铺,刚好小爷家有张破席子,就地取材找来一些木棍,铺是地上盖上席子,这就是一张床了。
想想前世训练的时候是天为被褥地为床,这里就已经是不错的地方了。
还有晚上蚊虫多,小爷一家还有个蚊帐,可依旧是经不住蚊子有缝就钻呀。
幸好他有绝招,蚊子是非常讨厌艾草的,刚好小爷家可是有不少干艾草,之所以会有,是因为端午节的时候,大多农村里的人都会有人在门上插上两根艾草是为了躯病。
点了艾草的同时他决定一定要想办法买点防蚊灭蚊喷雾剂回来。
在睡觉之前问了小爷小娘不少问题,比如哪里有类似农贸市场等大型交易之地,当然用农贸市场告诉他们也听不懂,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百货商店。
离此往西四公里的地方是花园乡。
可惜那里没有百货商店,是有小型交易市场。
都是四里八乡的村民拿着自家种的菜跟家禽在这里交易。
如果他想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就得过长江,在江的对面有个新的镇子叫澜溪镇,之所以叫新的镇,是因为在不远处有个古镇。
那个古镇存在了千年。
延续到了清末时期,因为入侵者逼着当时朝廷的执政者,签了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所以哪里开放了商埠。
也因此在这个省就有了四大商埠。
本来这个商埠是很繁荣的,而且是范围不大的小镇,住上一两万人就已经饱和,也因为这里的繁荣,到后来的鼎盛时期,人数慢慢的达到了十多万之众。
老古镇是民国时期四大商埠之一,后来爆发抗战,这里实行了焦土抗战政策,就是因为这个政策让这千年古镇,经过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变成了现在的残垣断壁的破镇。
最后鬼子依旧占领了这里,在另外一处设立驻地,到现在鬼子曾经的驻兵处依旧建在。
在这附近还有个万人坑,都是抗战时期被抓来挖矿人的尸骨。
这个新镇是改革开放后,周围的乡民重新建立起来的,方圆二三十里内的乡民都过来做生意,慢慢的到现在有了一定的规模。
想去江对岸只能坐船,因为此刻的长江大桥就那么几座老桥,还都是清末民初时期建立的,离此都是好几百里,所以想过江只能起早,还要走上好多公里的路,才可以坐船过江去。
想想交通如此不便,余楚卫是头皮发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