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流贼和海盗(第 3/4 页)
所以现在徐志贤他们几个军务院的大佬就认为,既然他们还有所依仗,那么就先打掉他们的依仗,海上先不管,先把福建给拿下来,把郑芝龙他们重新赶下海去……然后再慢慢谈。
倒是赵新厚这边的拉拢比较顺利。
主要是赵新厚没多大的野心,人家当初接受明廷招抚,就是为了洗白上岸,然后回老家光宗耀祖,同时给自己,给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给自己的几个儿子们谋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人家没把海盗事业当成自己毕生事业,也没割据一方当山大王的想法。
而当赵新厚没了这些庞大野心的时候,那么双方接洽的时候就相当愉快了。
在经过了反复好几次试探性接触后,四月下旬,一个来自海军的中校抵达广州,并代表大楚帝国,代表海军和赵新厚进行了深入接触。
当时双方会谈的时候,大楚帝国的海军代表对赵新厚提出的几个所谓的担忧一一解答。
比如赵新厚表示,他比较担心投诚过去后,遭到文官们的排挤和打压,他老赵也不年轻了,不想折腾,更不想和一票官员们玩勾心斗角。
对此,海军代表很明确的说:“我楚国军政分立,文武互不统属,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你投过来后应该也没和文官打交道的机会,甚至是你想要和文官们打交道那也是不行的,内务科对此很敏感!”
“内务科?不知这是?”赵新厚有些不解。
海军代表道:“我朝厂卫。”
这么一说,赵新厚理解了。
赵新厚又比较担忧投诚过去后,手底下数千部众的生活,毕竟按照他们之前初步洽谈的条件,到时候赵新厚的船队是要整体加入海军,变成大楚帝国海军的一份子的。
但是大楚帝国海军只顾打仗,不做生意……
这意味着,他手底下的这几千号人以后不能通过跑商,劫掠其他商船来养家糊口。
海军代表对他的这个问题,依旧表现的轻轻松松:“这一点完全可以不用担心,我国每年军费几千万两,虽然大头都被陆军那边占去了,但是我们海军这边每年也不是个小数目,养几千号人不算什么!”
这是事实,几千号人的吃喝拉撒而已,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小事。
大楚帝国为了江南沿海以及长江江防,正在建以及准备建的炮台都二十个了……预计安装的火炮上大几百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