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参军杨仪(第 2/4 页)
“于是我便决定,亲自去汉复县打探一番,看看那李定到底是忠是奸……”
杨仪急道:“贤侄你好生糊涂,古语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怎的如此冲动?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让我和丞相如何向文伟交代?”
费承有些得意地一笑:“参军且莫着急,待小侄说完再骂不迟。”
随后,费承便将汉复县所听所见一五一十地叙述了一番,从自己如何被农夫擒拿,到汉复新村面见李定;从汉复县平整的道路,规整的土地,到村里成片的青砖大瓦房;从安居乐业,营养充足的百姓,到平易近人,与黔首一同劳作的所谓兵团干部……
诸葛亮用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问道:“你所说的这所谓兵团干部,到底是什么东西?”
费承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所谓兵团,就是董和曾经上书里所谓的生产建设兵团,那李定杀了县令张有富后,组建了这所谓生产建设兵团代替县官府,兵团干部指的就是这兵团里的官员……倒也和县官府的官员不太相同,嗯……”
“如何如何?”杨仪惊异地瞪大双眼,打断道:“你说那李定,竟然杀了县令?”
费承点头:“确是如此……”
杨仪愤怒了:“好个胆大包天的李定,竟敢趁丞相府北伐之际,公然杀官造反,混账东西!”
诸葛亮紧锁着眉头:“那李定把你擒住之后,竟然还能放你回来?”
费承尴尬地一笑:“他不但放了下官回来,还和下官一齐回来了……”
这下子诸葛亮和杨仪一起惊讶了:“他私自杀了县官,罪不容诛,居然还敢回成都见我?”
杨仪冷笑一声:“好大胆的李定!”
费承有些困惑地说:“莫非他真是毫无反心,只是救灾事大,事急从权?不然他怎敢与我一同回京……属下也不知道了。”
杨仪眯起眼睛,沉声说道:“丞相以法度治国,执法甚严。凡犯法者,无论贵贱,悉以惩处。即便是那李定不曾谋反,然而私杀朝廷大臣,也是死路一条!”
费承犹豫了一下:“若是那李定果真忠于大汉……此等人才……杀之可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