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二章此法名为:大锅饭(第 4/4 页)

    “旅长。”

    县令家中,李朝生正在啃地瓜,一个非常小的地瓜,这是李朝生今天的一顿饭,当然这就是这么一说,做给下人们看的。

    留着给大家往外传的,其实每天饭点,李朝生都会偷摸的利用时空门回去一趟,然后什么火锅米饭大盘鸡,干掉干掉不客气。

    反正李朝生不会真的亏了自己的肚子,那地瓜真的就是作秀的,那一根两个拇指粗细的小地瓜,那是给李朝生溜溜缝的。

    不过就算如此,李朝生节衣缩食的美名也传出去了,大家伙都知道李朝生每顿饭就吃一根小地瓜,绝对没有多余的。

    知县家里有帮着洗衣服的婆子,也有帮着干活的奴仆,这些人李朝生本来不想用,不过后来看这些人不用就没饭吃了,于是就把一些洗衣服做饭的活分给他们。

    而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做完了工就可以回家了,所以他们能看到县令每天吃饭,也能知道伙房今天就做了这些地瓜。

    这些人说话还是有说服力的饿,很快人们都知道这件事,也信了,当然也有人间清醒的说:“哎,给咱们装呢,看他能挺几天。”

    结果打脸就是这么猝不及防,李朝生坚持就是一个月,这一下所有人都傻了,有人就嘲笑人间清醒;“你装能装一个月啊,你一天天就知道胡乱猜,脸臊不?”

    人间清醒:“哎,不应该啊?这么能装是个狠人啊。”

    两个月,人间清醒崩溃了,三个月人间清醒彻底闭嘴了,就算是装的,能一下装三个月,那就是真的,这回大家伙相信知县是个好知县了,甚至有些人偷偷往知县府衙送鸡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些民间的事情李朝生也不知道。

    李朝生现在正在关心大事。

    汤沟镇的粮食,各大地主的粮食,老百姓手里收来的多余粮食,全部装进了仓库,这一下蓝田县的仓库比丰收之年的粮食还多得多。

    一共装了将近五万担粮食,这么多粮食,整个蓝田,不整个陕西估计也没有谁家有这么多粮食了。

    看着这些粮食,整个蓝田百姓心中就有底了,有这些粮食打底,最起码饿不死了。

    于是整个蓝田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大建设,首先蓝田县衙拆了,重建,紧跟着所有灾民全都发到工地,去修水库,去修水渠。

    李朝生要让所有人都都起来,光吃饭不干活可不行,现在粮食都在李朝生的手里,李朝生用粮食开催动百姓,开始在蓝田修建水利工程。

    北乡水库现在聚集了两万人在那里修建,清风亲自坐镇,他跟李朝生保证,来年开春,水库就能投入使用,要是不能他提头来见。

    不过却被李朝生一脚踢飞,你小子少来,你现在可是蓝田水利总指挥,比老子都重要,老子能杀你。

    至于其他灾民,分散在各个乡镇,给老子修水渠,修水库,多修一些,没坏处。

    当然这些都是男人的活,至于女人,帮着做饭,每天粮食都会按照村为单位发放,发下去,村里女人就集中在一起把饭做熟,大家一起吃。

    现在的政策就是,干活有饭吃,不干活没有饭吃。

    而这样做绝对是省粮食的,而且效率也特别高,当然这个政策不能长久实施,可是灾年这绝对是个绝好的救援方法,对了这个方法有个好记的名字,叫做大锅饭!

    所有人都在干活,灾民们比本地百姓更加卖力,他们难得参加修建水利工程,女的就被安排道河上,切开冰层把冰块扔到地里。

    这样来年只要冰化了,这边土地就能得到滋润,就算不下雨,也能顺利的完成播种。

    播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整个蓝田县所有人都被李朝生调动起来,所有人都铆着一股劲,玩命的干,因为这个时代只有玩命了才有资格活下去。

    李朝生带着县里的主簿,县尉,一行人走在乡间的路上,看着干的热火朝天的县民们。

    刘主簿不由感叹一声:“大人啊,这等盛况,老夫平生仅见,别的地方官遇到这样的天灾,不是向朝廷求粮,就是信了那神鬼之术,找神婆求雨,期待上苍垂怜,给他们一条活路,可是往往两样都不得活。”

    “朝廷无力救灾,老天爷也无心救灾,最后只能闹得百姓死伤无数,尸横遍野,人相食的地步。”

    “而大人你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与天抗争,大人真乃古今第一人也。”

    老主簿是真的被震撼了,当然他说的古今第一人肯定是拍马屁了,不过这种无双大雅的马屁,李朝生听着蛮舒服的。

    李朝生这时看着干活的百姓道:“其实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灾荒面前低头,而且陕西这场大灾难明显是可以避免的,而且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县官在灾难之前多修水渠,完全可以把灾祸消灭于无,可是为何没有一个官愿意这么做呢?”

    听了这话老主簿沉默片刻道:“无利可图,无能为力。”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向老主簿道:“何解?”

    老主簿叹了口气道;“县尊大人,这蓝田之事,也就遇到大人可以推行下去,到了他县,根本不可能,第一无利可图,当官是为了发财,修水渠是要花钱的,那个官会为了百姓花钱,而且现在大明官场,政党林立,当官的首先想着自保。”

    “这平时加点税,搜刮点民脂民膏在官场上不叫事,因为都在这么干,可是你修水渠,修好了惹人妒忌,修不好那就是无能,正好给了他人口舌,何苦啊?此为无利可图。”

    “至于无能为力,你以为县令就能为所欲为吗?平时县令搜刮点小钱可以,可是要是真的像大人这般把所有富户地主家的粮食收上来,地主们可就不干了,这些人谁还没点关系啊,到时候你这个县令都不知道被谁弹劾罢官。”

    “所以县令都知道,百姓可欺,士绅不可欺,而大人您率领精兵几百,武力强横,又是蓝田第一豪绅,所以办到这其他人办不到之事,所以老朽才说大人是千古第一人。”

    “老朽只希望大人可以永远做这蓝田知县,如此蓝田才能一步步走出泥潭,过上好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仙武之玉仙公子 正青春 神话之后 剑卒过河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武圣! 有种后宫叫德妃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你们修仙,我种田 知北游 志怪书 洪荒:签到千年,我镇压一切敌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盖世仙尊 仙父 道门念经人 美女校花的修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