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零九章天威难测(第 4/4 页)

    魏忠贤这时看着王承恩道:“王公公,好大的威风啊。”

    王承恩笑了笑道:“比不得魏公公,告辞。”

    “且慢。”

    魏忠贤这时挥了下手道:“王公公以为袁崇焕之人如何?”

    王承恩一皱眉道:“陛下曰之为能。”

    魏忠贤听了这话一拱手道:“陛下言之有理,不送。”

    王承恩听了这话看了看魏忠贤道:“魏公公,言不由衷。”

    魏忠贤道:“我发自肺腑,陛下曰能,此人必是能臣,老奴岂敢质疑陛下,王公公请。”

    王承恩点点头转身离开,见人走了,魏忠贤扶着把手站起身子,叹了口气,看了看外面被活活打死的小太监一句话也没说。

    朝廷上下的消息很快,袁崇焕与崇祯会面,皇帝甚喜,任命袁崇焕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天津军务,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袁崇焕对皇帝脾气了,要支棱起来了,第二陛下对辽东的关注已经超过所有事情,想要符合陛下的心意,这辽东必须为第一要务,所有事情必须给辽东让路。

    然后户部上书开始加大对辽东预算,在不动摇所有文臣们的利益情况下,尽可能的往辽东加大银子啊,比如漕运河道要清理,可以稍微延后,皇宫有几个破损之处,这个启禀皇帝,让皇帝自己说不着急修,先支援辽东。

    最后还要商讨一下这辽东大蛋糕要给谁分一下,比如运粮得找晋商八大家啊,还有自己亲戚也的安排一下。

    然后一拢账,咦~钱不够用了,要不加派辽响吧。

    于是大佬们表示同意,就在这时一个很不起眼的陕西遭灾的折子到了户部,户部一看,跟几位大佬商讨如何解决。

    几个大佬一想,救灾?这咋可能,钱是要往辽东送的,而且不单不能救灾,还要稍微加点饷银,这样吧,几位大佬心很善良,本来各地准备加收二成辽响,不过看到陕西招灾,咱们也不能看着不管啊,于是乎加饷三成改为一成,甚至更有心地善良的大佬建议受灾最严重的的地方辽响按照去年的征收吧。

    于是乎受灾折子,户部的批示是不加税,这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再说一个人平摊下来还不到一百文钱,至于吗?

    至于的,太至于了,一百文钱在大人物眼里,那掉在地上都不值得多看一眼,上个厕所用好点的宣纸就要这个价钱。

    可是在老百姓那里就是命,别说一百文,就是一文钱都能难死这些百姓,他们怎么可能知道下面人到底穷成什么样,有的家里几口人,就一件衣服,谁出门谁穿。

    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真的,这群大人物那里知道人间疾苦,那里明白这些道理啊。

    亦或者懂,他们不想懂罢了,百姓死活与我何干,王朝兴衰与我有何关系,就算王朝衰败了,换个皇帝,我们照样治理天下,照样坐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

    救灾折子被批回,知府一看,我的问题根本没给我解决啊,而且还加派辽响,你这是搞什么,下面老百姓能答应吗?

    知府很恼怒啊,不过也没办法,转手把问题转给知县了,知县看了回来的奏折,叹了口气:“罢了救灾的银子是贪不到了,今年我就吃点亏吧,少拿一点。”

    于是乎府谷县的百姓就被抛弃了,不过现在老百姓还不知道,老百姓还在抢救麦苗。

    清峪,李朝生带着保安军的人准备返回汤沟镇,这次汤沟镇也招灾了,他要回去看看,另外李朝生提前搞了一台电报机放在清峪,并且把电报的使用办法交给了脑袋最聪明,认字最多的史玉兰。

    不交给她不行,这清峪山上除了史玉兰就没有什么有文化的人了,而且为此李朝生给史玉兰升任为蓝田军电报科科长。

    另一台电报李朝生带回汤沟镇军营之中,二者相距三十公里,正在电报的传输距离之中。

    一行人急行军赶回到汤沟镇,汤沟镇这次让冰雹砸的很惨,王老财带着家里的人在地里忙活,眼泪汪汪的。

    李进理这时也组织族内的老少妇孺去地里看,这次招灾李朝生的玉米被砸倒许多,不过也幸好李朝生的玉米大部分是抗倒伏的,李朝生看了一圈应该能减产四成。

    不过李朝生在玉米地中间种的土豆子倒没有什么大问题,土豆子藏在地下,外面的枝枝蔓蔓砸了也就砸了,不会太影响收成。

    可惜这些土豆种的并不多,只是见缝插针的种,合起来应该也不到一百亩,看来玉米还是赶不上土豆子啊,不过土豆子的产量肯定比不过地瓜。

    明年这地一定要多种地瓜,地瓜这才是高产作物啊。

    李朝生这边收成挺惨,王老财那边更惨,他主要种的是麦子,麦子那秸秆多细,冰雹一砸,就断了,王老财估算最起码减产六成。

    剩下四成除了给佃农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交税的,毕竟种地的时候告诉人家佃农要给他们三成粮食,现在给不上了,佃农可能不能惯着你啊。

    当然了这所谓的三成是剩下四成粮食的三成,而不是总产值的三成,可是就算这样王老财今年也得赔个底掉啊,更可怕的是给王老财家种地的佃农们怎么办?他们上哪找粮食吃啊。

    不过值得庆贺的是,由于汤沟镇加入李朝生军队的人很多,李朝生承诺他给的军饷一分钱不差,到时候全以粮食交付。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开心了,因为现在李朝生的粮食在大家眼里就是救命粮啊,这时李朝生在汤沟镇的影响力更高了。

    李朝生顺便找人还打听了一下,今年蓝田县内招灾的也很严重平均减产五成,而今年蓝田县的赋税还加收一层,这简直就要了所有人的命,而陕西其他州府的有些地方还行,雹子绕开他们了,今年收成还不错。

    有的挂了点边,收成减少了一两成,因此整个陕西今年还能活,除了几个特别严重的县城,比如府谷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仙武之玉仙公子 正青春 神话之后 剑卒过河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武圣! 有种后宫叫德妃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你们修仙,我种田 知北游 志怪书 洪荒:签到千年,我镇压一切敌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盖世仙尊 仙父 道门念经人 美女校花的修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