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战争要开始了(第 3/4 页)
农夫们慢慢离开庄稼,远处有巡逻的士兵,士兵看看时间,归化城有严格的农令时间,每天早晨六点到下午四点这段时间为农开时,百姓可以离城,进行农耕。
其余时间必须留在城里,因为这时城门会关闭,归化城作为塞上之城,随时可能面临着蒙古游骑,或者是草原上马匪袭击,因此每次出城耕种,归化城都会派兵守护。
而士兵一般会在三点钟的时候收队,督促百姓们回城,因为这里离归化城还有将近半个小时的路程。
士兵们要提前离开,免得耽误关城门的时间。
百姓们也都会遵循归化城的规章制度,也没有谁会瞎搞,可是今天老王着急娶媳妇,就没有准时回去。
士兵只有守卫之权,并没有管理之权,他们会按时驻守,可是他们不会清点今天出来多少农夫,毕竟这个工程量太大了,要知道这农夫并不是准时来,准时走的。
有的农夫早上六点跟着第一趟军队就出发了,然后上午八点就干完活了,就往回走,有的七点溜达的出去,十点回来。
有的下午一点去,三点回,不一样,这人来人往,你查数,总有纰漏,也忙不过来,所以就把时间牢牢的告诉百姓,并且要求士兵临走的时候,要喊一嗓子:“两点五十了,收拾收拾走了!”
而这时百姓也就跟着出了农田,往回赶,可是今天老王就没听,他想城门四点准时关,每次跟军队回城都才三点半,还有两刻钟呢,自己剩下这点地,两刻钟肯定完事,到时候自己一路小跑回去,肯定赶得上关城门。
老王很自信,自信的认为自己肯定可以成功的赶上关城门,因此他看了一眼军队开始收队,百姓开始回城之后,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加快了锄地的进程。
军队走了,整个农田区静悄悄的,当老王把最后一根该死的杂草从自己的土地上除下来之后,脸上浮现出了幸福的笑容,脑海里还在回想麦子大丰收,收了地,卖了钱,娶媳妇的幸福场景。
这时老王很满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扛着锄头就要走,可就在这时老王看到远处地平线上出现了十来个骑兵,草原上看到骑兵可不是什么好事,不是马匪就是蒙古游骑,老王吓坏了,扛着锄头就跑。
而对方也发现了老王,这时呼号着,就追了过来,两条腿肯定跑不过四条腿,人也肯定跑不过马。
当骑兵追过来的时候,老王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奔跑着,眼睛向后瞄了一眼,瞬间血都凉了,这是一群光脑袋,只在脑袋正中心留了一个丑陋的小尾巴的脑袋。
这东西叫做金钱鼠尾,是鞑子的标志,看到这一幕,老王腿就软了,鞑子,竟然是鞑子!
鞑子对大明百姓就是恐惧的象征,就像侵华战争时日本鬼子的形象一样,都是残忍嗜血,禽兽的代名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