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七十四章崇祯的无力(第 2/4 页)

    “什么?”

    听了杨嗣昌的话,户部尚书李侍问差点一跟头跳起来,一百万两银子,我日了狗了,现在户部赤字有多严重你知道吗?

    李侍问这时连忙从人群中钻出来跪在地上道:“陛下,这些年连年交战,辽响已经占据户部税收的半成,现在内部战争,就是剿灭高迎祥就花了咱们户部小一百万两银子,现在再让户部拿出一百万两,陛下,户部真的拿不出来了。”

    崇祯听了这话看看户部尚书李侍问,头疼的很啊,李侍问是崇祯启用的老臣,李侍问是明万历三十一年的广东乡试举人,第二年的甲科进士,后担任礼部主事,在之后魏忠贤得势,权势滔天,到处修建生祠,当时官员遇到魏忠贤的生祠必须朝拜,不过李侍问却不屑一顾,于是就被魏忠贤记恨,不过他还很聪明,知道得罪魏忠贤,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就趁着魏忠贤没发难的时候,托病辞职,躲过一劫。

    后来崇祯上位,魏忠贤倒台,李侍问被启用为户部侍郎,总督漕运,到任之后,李侍问还是很有才干的,不单规范了规章制度,并且带头整顿漕运,受到了崇祯的喜爱,升任户部尚书。

    可是自到任一来,李侍问才知道大明朝最难干的官就是户部尚书了,地方闹灾了,需要笔款,朝廷衙门发拨工资,需要拨款,辽东更是吃钱的大户,陕北民变,山西民变,湖北民变,河南还民变,平叛需不需要钱。

    好家伙自上任一来,李侍问一个五十岁的小老头就成把成把的掉胡子,愁啊。

    现在李侍问恨不能一文钱掰成两半花,那真是相当的凄惨啊,而且这些年大明风雨飘摇,能正常征收赋税的地方寥寥可数,军饷开支又是一个天文数字,这简直就是把李侍问往死路上逼啊,幸好蓝田县还是讲究的,从不缺少赋税,可是也是杯水车薪啊。

    现在好了,你们打个张献忠张嘴就要一百万军饷,你们是真敢开牙啊,是把我们户部当成冤大头了啊。

    李侍问跪在地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明的户部什么德行他太知道了,别说一百万两,就是一万两银子他都要努力斟酌的把这笔钱省出来。

    大明其实这些年的赋税还是比较多的,虽然多地闹灾荒,大明的税收比往年少了一些,可是也能达到一千五百万两。

    可是这些钱对比大明的大窟窿简直是杯水车薪,别的不说,光辽东一镇,每年基础军费就要四百万两,如果再遇到特殊战事,四百万两肯定不够。

    除了辽东,陕西,山西,湖北,这些地方剿匪军饷,养护军队,加起来也要四五百万两之巨。

    而且除了这些用兵的地方,就是一些地方养的兵马,比如山东有总兵,有水师,各地都有军队,官员的俸禄,加起来也需要四五百万两银子。

    这样就是一千二三百万两银子出去了,这还没加上各地藩王的俸禄,这也是一大笔开支啊,大明国运至今二百七十余年,朱家子孙疯狂的繁衍,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三年,宗室人口就高达十五万七千人。

    根据近代《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记载,万历年间全国财政支出为一千八百五十余万两,其中宗藩俸禄开支就高达五百五十万两,接近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的税收都用在藩王身上,再加上辽东用兵,国内剿匪,各地养兵,朝廷俸禄,一下子就把大明的税收用的干干净净,前些天下雨打雷,把紫禁城北面一处宫殿噼踏了,皇帝都没舍得重修。

    不是崇祯不想修,而是户部真的没钱啊,户部的账都放在明面上,今年收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一目了然,根本做不得假,这些钱加起来,今年最基础的开支都朝着两千万两去了,而今年才一千五百万两的税收,这大窟窿如何填,都把户部搞得焦头烂额。

    而现在杨嗣昌开口就是一百万两的军费,支持山东总兵左良玉进攻张献忠,那是真敢开牙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正青春 剑卒过河 有种后宫叫德妃 我的美女老师 剑来 盖世仙尊 美女校花的修真高手 武林至尊 横行霸道 武圣! 仙子在上 我的傲娇学姐 逍遥小地主 我来此界开神道 知北游 逆仙 桃运邪医 神话之后 泡妞低手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