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三十三章县尊,你该大婚了(第 2/4 页)

    对此李朝生愿意多花点钱,不过这件事在实施之前有两伙人找过李朝生,一伙是财政部的人,这些家伙告诉李朝生,李朝生愿望是美好的,可是想要做到却太难了,第一建学校需要钱,而且不是一笔小数目。

    然后学校建完了并不算完,还有老师要开工资,平时一些学校相关的维护费,都不在小数目,这对蓝田的财政是极大的考验。

    蓝田现在百废待兴,民生,军队,科研,什么不需要钱,几乎每一分钱都是有数的,因此财政部不太愿意在教育上下更多的钱了,他们想只要保证蓝田学院提供高端人才供蓝田使用就行了,让那么多人认字做什么。

    结果李朝生没听,还是让财政部挤出了一些钱给教育,给基础教育。

    第二个找李朝生的是李朝生的大政委杨书白,杨书白平时存在感不高,不过他的作用却不小,他一直抓的是蓝田的思想工作,军队的思想,民兵的思想,百姓的思想变化,他都在替李朝生把关,他是李朝生最坚定的支持者。

    不过当李朝生要搞这个基础教育的时候,杨书白找到了李朝生,他向李朝生阐述了一个观点,人读书越多,越不听话,越不好管教,故《论语.泰伯》里有一句话叫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李朝生听明白了,这就是老统治阶层的一贯做法,愚民政策,目的很简单就是巩固他们的统治阶级,为此他们甚至不惜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

    前文提到过,乾隆时期,乾隆不是真的昏庸腐朽,不知道西方列强的洋枪火炮厉害,而之所以不接受西方洋枪火炮,是因为他怕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先进的思想,到时候他的政权可就不稳定了,为了稳定,他不惜严格的闭关锁国,严防死守,不让西方的东西以及思想进来。

    这才导致了西方列强用大炮洋枪打开了清朝的国门,让华夏陷入了那屈辱的一百年。

    所以李朝生从来不想进行什么愚民政策,李朝生要做的是教育所有蓝田的孩子,让他们明白事理,而不是像大明百姓过得这般浑浑噩噩。

    人都说大明士大夫不知道国家概念,那百姓又怎么可能知道,朱元章当初实行分封诸王,开历史的倒车,实行家天下的政策,就等于告诉天下,这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跟你们平头百姓有啥关系。

    守土保家,那是老朱家子孙的义务,跟百姓关系不大,其实老朱这思想也对,毕竟那时候得到最大利益的就是他老朱家,他老朱家不出死力怎么可以。

    但是也开了一个坏头,让百姓感觉这天下是人皇帝的,跟我们有啥关系,不是有句话叫做,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既然都是老朱家的,我们拼啥命啊,鞑子来抢也是抢老朱家的,反贼祸害,也是祸害老朱家的,我们保护好自己就行了。

    这是不对的,家天下,家天下,这天下又岂能是一家一户的天下,因此李朝生要改变,他要让更多的孩子认字读书,开启民智,然后告诉他们,蓝田是他们的,不是他李朝生一个人的,蓝田这个国的概念,李朝生要通过这些认字,开启民智的孩子传承下去。

    当国家这个概念在这些认字的孩子脑海里形成之后,那有人再来侵犯蓝田可就不是李朝生一个人的事了,那是全蓝田人的事,到时候无论谁要动蓝田,那就是跟全部蓝田人作对,那时候你崇祯是大明之主如何,你李自成有百万大军又如何,你鞑子兵强马壮又能如何?

    只要敢打蓝田的主意都必将淹没在人民的海洋里,而这些识字的孩子就是未来蓝田的基础,是蓝田未来的希望。

    所以对于教育李朝生丝毫不吝啬。

    李朝文拿到了足额的拨款很激动,其余人都有些羡慕的看向李朝文,这时轮到最后两个大老了,一个是军方大老李朝龙,一个是管民生的大老郭宝。

    刚才那些都是小钱,真正花钱的是这两位,毕竟再小的一笔银子乘以二百三十万也是巨大的,只要数量上来了,银子消耗就是海量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正青春 剑卒过河 有种后宫叫德妃 我的美女老师 剑来 盖世仙尊 美女校花的修真高手 武林至尊 横行霸道 武圣! 仙子在上 我的傲娇学姐 逍遥小地主 我来此界开神道 知北游 逆仙 桃运邪医 神话之后 泡妞低手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