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义军与蓝田的区别(第 2/4 页)
第二有钱的是蓝田江南贸易公司。
第三有钱的是一只鹅商团,就是那只在塞上归化城附近经常与建奴做生意的商团,不过这个商团现在还在暗地里,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一只鹅商团是蓝田下属的。
这三个加起来,几乎能支撑半个蓝田县的经济,剩下半个就是李朝生让利于百姓的。
正因为李朝生疯狂的发展商业,蓝田县很富庶,不过却有土地给百姓们耕种,地主们拿着钱,聪明的已经开始发展商业,发现商业上的回报,是土地上耕种的数倍,于是地主们更加对土地无所谓了。
只有一些极其不开化的土财主,才会死死的守着土地,可是按照李朝生的政策,他们种地根本卖不出多少钱,因为种地出来的粮食,全被政府统一价格收走,土财主们想要屯粮居奇根本做不到,因此也没得赚。
在对比看一下以前同样地位的财主,发现人家经商发了大财,于是再不开明的地主也开始把注意力从土地上移开。
这是李朝生想要看到的,李朝生不希望大明的聪明人都一心钻在土地上,土地的支出与收入是很不对等的,天天种地,过十年与过一年是一样的,对社会无益。
所以不要把重点放在土地上,尤其是地主阶级,有一点李朝生很不想承认,可是又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大明的地主阶级,比平民阶级的能力,眼光,手段强太多了,他们经商成功率是普通百姓的数倍。
没办法,这就是见识的差别,因此当地主们不在研究土地上如何剥削农民之后,从商业上发展,地主们开始跟商业伙伴斗上心眼之后,蓝田县的经济开始突飞猛进。
而蓝田县的收益也成倍发展,因为蓝田县是收商业税的。
而且收的不少,几乎收到了商人百分之三十的收成,商人们很肉疼,不过却不得不上交,因为只有蓝田有他们需要的经商环境,也只有蓝田县可以保证官府不敲诈商人,官府不为难商人,官府保护商人不受贼寇袭扰。
因此商人们会非常肉疼含着泪把钱交了,建设蓝田,每个人都有责任。
不过就算这样有的人还觉得商人们交的少了,尤其是蓝田书院的一批人,他们从蓝田书院神秘的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叫做资本论的书籍,他们认为商人不加以控制,将来必然会成为可怕的巨兽,他们会腐蚀官府,控制官府。
李朝生当然知道商人控制官府的可怕,不过华夏自古就没有商人控制官府的的土壤,每个朝代都要重农抑商,商人的卑贱已经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华夏人永远是官比商大,几乎没有例外,不过资本的无序扩张必须看管,于是蓝田县的商业监察室出现了,他们会检查商人是否通过行贿的方法得到好处,如果得到好处了,会全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商人判刑,被腐蚀的官员判刑,永不录用。
李朝生认为蓝田县的商业正在发展阶段,这时候决定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怕资本主义萌芽升起,就废除商业,那是不对的。
相反在发现问题之后,不是拒绝解决问题,而是下大力气把问题找出来,设计法律,进行监管,这样李朝生不敢保证绝对无人贪腐,可是却绝对没有人敢明着贪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