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5章 上林苑(第 3/4 页)
听着刘盈这番细致的解说,杨离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只目光仍死死钉在脚下的巨大堪舆之上,一刻都不愿移开目光。
“地广三百余里······”
“开官田万顷,与失地之民租种······”
“少府军工、冶铁······”
“英烈之后······”
“孤儿军······”
“储君···········”
目光涣散的发出几声呢喃,杨离才终是将飞散的思绪拉回眼前。
直起身,看了看身旁的刘盈,杨离终还是深吸一口气,对刘盈缓缓一拱手。
“陛下但可直言。”
“——于上林苑之建造事,陛下需臣以何为助?”
却见刘盈眉角一挑,满是诧异的撇了杨离一眼,才呵笑着侧过身,来到御阶最下面那一层,旋即一屁股坐了下去。
“于上林苑,卿,无谏言?”
轻声道出一语,刘盈不忘笑着伸出手,朝眼前的堪舆指了指。
“上林苑地广三百余里,又即为‘苑’,便必有供朕,即王族公公狩猎之所、与朕下榻之行宫。”
“如此大兴土木、靡费国财之时,于墨家三表之法,便无有违之处?”
发出这意味深长的一问,刘盈便将上半身往后一仰,用手肘撑在上几阶御阶之上,好整以暇的打量起了杨离。
墨家三表之法,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就是三句话: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有本之者,意谓有历史经验左证;
有原之者,意谓有现实评价左证;
有用之者,则谓有实践后的效果左证。
简单来说,就是某件事,有没有历史左证其正确性、有没有客观事实支撑其必要性,以及,有没有现实实践结果,左证其正义性。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墨家从‘三表之法’中,衍生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大思想核心,以及针对墨家士子,即‘墨者’衣不得锦、足不附履、身无余财的个人生活作风要求。
因为按照‘有本之者’,即历史经验作证的角度,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征战,让天下百姓受尽了苦难;
为了让天下百姓不再被战火所荼毒,不再因无休止的战争而流离失所,墨家才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观点:不要再打啦~大家都和和气气的不好吗~
至于尚同尚贤、非乐非命,基本也都是同样的情况。
所以在刘盈看来:自己想要大费周折,去建造一个明面上只供给皇室围猎游玩的皇家园林,显然是违背墨家的‘三表之法’,尤其是墨家思想核心中‘节用’的提倡的。
——既然是建造,那就必然逃不过一个‘大兴土木’的指责,再加上林苑方圆数百里的规模,便绝对和‘节用’沾不上边。
再者,按照墨家的三表法,皇帝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无论是从历史经验、客观事实,亦或是实践结果,都显然不能算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