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4章 贱婢!乃欲倚子邪?!!(第 3/4 页)
“建成侯可是欲言:戚姬,赵王母也;今高皇帝大行,戚姬当为赵太后······”
“故吾不当囚戚姬于永巷,髡发囚衣以舂米,而当以礼待之?”
一语道出,殿内众人无不瞠目结舌的看向吕雉,又飞快的低下头去,就好似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
——对于吕雉和戚夫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别说是此刻站在店内的这些‘吕氏核心人员了’,整个长安,就没有谁是不知道这事儿的。
这件事,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也并没有多么复杂。
汉二年,楚汉彭城一战,先皇刘邦被霸王项羽杀得丢盔卸甲,五十六万诸侯联军土崩瓦解,在逃亡的路上,刘邦更是几次三番将当今刘盈、鲁元主刘乐踢下马车!
而吕雉,以及彼时尚在世,却早早被项羽质于丰沛的太上皇刘煓、吕太公吕文,却也自此被项羽囚禁。
捕获了刘邦的父亲、岳父及妻子,项羽自认为胜券在握,便派人告诉刘邦:若汉王不降,吾必烹太公!
受到威胁的刘邦也不含糊,一句‘煮好了分我一碗’,就将项羽的使者给呛了回去。
在后世,‘分我一碗羹’,也成了刘邦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明证’。
但翻开史书,我们就不难发现:‘分我一碗羹’,不过是后世不良自媒体营销号收割流量的把戏而已。
实际上,早在秦末之时,身为反秦义军统领的项羽、刘邦二人,早就拜了把子,结为了兄弟。
虽然后来,二人从兄弟变成了死对头,但这层‘结拜兄弟’的关系,却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就消失。
对于项羽‘不投降就把你爹煮了’的威胁,刘邦确实说出了‘煮好了分我一碗’这样的混账话。
但这,只是刘邦的前半句话。
至于事实的真相,由李太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中的那句诗来形容,无疑是最为贴切。
分我一杯羹,太公乃汝翁。
——我爹也是你爹,如果你真要煮了我们的爹,那记得分我一碗。
被老刘邦项羽这么一呛,自知理亏的项羽立时语结,又碍于贵族的身份,放不下身段,不敢真的对刘邦的家人亲长怎么样,索性也只能将刘煓、吕文,以及吕雉囚禁。
一直到五年后,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楚汉争霸以‘汉王得天下’而画上句号,刘煓、吕雉才得以重获自由;
至于吕太公吕文,则在之后不久病逝。
只是当重获自由的吕雉回到洛阳,满带着与丈夫、儿子团聚的期待走入宫中,出现在吕雉面前的,却是牵着刘如意的戚夫人······
为了刘邦的大业,吕雉身陷项营五年,临了,却遭受了刘邦的背叛。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戚、吕两姓,成了天下最不可能走进的姓氏······
至于后来的戚夫人日夜啼哭,请求刘邦易立刘如意,自然是很难传到寻常百姓的耳中。
对于天下百姓而言,吕雉对戚夫人的恨,是鸠占鹊巢、小三破坏家庭的恨。
而对于了解更多的朝中公卿,尤其是此刻站在殿内的吕氏核心人员而言,吕雉无论对戚夫人做出了什么,都绝对算得上正常。
只是众人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吕雉,居然这么直白的承认,自己在丈夫尸骨未寒之际,就见身为妾室的戚夫人,囚禁在了关押犯罪的内寺、婢女的永巷······
如果吕雉不提,那众人即便是对此有所耳闻,也都还能装糊涂,权当不知道戚夫人是谁。
但吕雉亲口说出来,众人,却不能继续装傻充愣了。
思虑良久,又等了好一会儿,始终没能等到‘出头鸟’的灌婴,最终还是决定站出来,于吕雉稍行劝说。
至于吕雉听不听得进去,灌婴却并不很在意。
——只要劝了,那就是守住了臣子的本分;至于听不听,那是吕雉的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