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4章 英布这是,认了个祖宗?(第 3/4 页)
——从开春,刘盈于长陵遇刺,到季夏,刘盈东出长安而往丰沛,短短数个月的时间,未央宫内的宫女、寺人,可是足足换了好几茬!
过去那些在未央宫臣服数年,甚至直接就在吕雉身边伺候的宫女、宦官,全被御史大夫属衙查了个底儿掉!
但凡祖上五代之内,有善用兵刃者,都无一例外的被赶出了未央宫。
幸运一些的,被派去了长乐宫;倒霉一点的,更是直接被送到了长陵,提前开始为日后给刘邦守灵做起了准备。
皇后妹妹护子心切,吕释之即便再有不甘,也只好无奈放弃争取掌兵的可能,接受了这项名为‘护刘盈周全’的任务。
在最初,吕释之也着实郁闷过一段时间。
——此番平叛,刘盈手上光是战员,就有足足三十万人之众!
更别提刘盈身边的亲军统领,正式当今天下第一剑客:曲成侯虫达本尊了。
有数十万大军围护,身旁又是一位剑道宗师级人物贴身保护,‘护太子周全’的事,咋都轮不到吕释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外戚。
但很快,吕释之便惊喜的发现发现:自己此番出行,除了名义上的‘保护刘盈’外,还有另外的收获。
——凡是来往书信的收、发,无论是军事奏报,还是长安朝堂发来的政务,乃至于皇后吕雉发来的家书,刘盈都无一例外的交到了吕释之手中!
光是这一份信任,就足以让吕释之将先前,因未能掌兵而生出的不忿尽数抛在脑海,认认真真做起了刘盈的尚书郎。
甚至在此刻,当刘盈无比自然的问出这句‘关中有什么消息’的时候,吕释之心中,那早已熄灭的熊熊烈火,也悄然燃起了一点火光。
“得家上如此心中,待归长安,吾或能谋得九卿之其一······”
“嗯······”
“尚书令······”
在心中稍憧憬一番未来的坦途,吕释之便温笑着来到刘盈身边,将脑海中的讯息尽数摆在了刘盈面前。
“昨日,相府来书:今岁关中,当大丰在即!”
“据萧相言,今岁渭北,粟苗皆高而壮,其果皆饱而实,甚郑国渠沿岸数十里,更屡有粟苗不堪其果之重,而苗秆深弯、折之事。”
“依相府农籍官之测,今岁关中,渭南当仍稍有不丰,亩产二石余;然渭北,至不济,亦当得四石半之亩产!”
语调激动的说着,吕释之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涌上一抹幸福的笑容。
“少府亦言:若今岁,渭北可得亩四石半之粮产,明岁,关中粮价便可缓跌至千钱每石。”
“故少府欲请奏家上:秋收之后,少府购民米粮,当以何价为准?”
听吕释之以莫名激动地语调,描绘出这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刘盈只长松了口气,面上也难得带上了些许轻松。
粮食保护价政策、粮食官营政策双管齐下,几乎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解决大部分底层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
在后世,粮价保护、粮食官营,加上其他大宗物品的国营、官营,也曾有过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
——计划经济。
而如今的汉室,与后世那段计划经济为主导的贫困时期,实在是有太多的相同之处······
“渭北亩产四石半不止,石千钱,便仍贵了些。”
“谓少府:秋收,少府购百姓米粮,当以石······”
“嗯,石八百钱之价购之!”
不带丝毫迟疑的划出‘每石八百钱’的收购价,刘盈不忘继续补充道:“购价,便作石八百钱;货价,则石九百钱。”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