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211章 知错,改错,绝不能认错(第 3/4 页)

    准确的说,是作为开国之君,准许发行三铢钱的‘罪魁祸首’,刘邦很可能因此君威大损!

    道理再简单不过:少府熔铸三铢钱,是刘邦亲自下的令;少府花三铢钱去购买市场上的物资,也是刘邦在背后撑腰。

    少府在每一枚三铢钱的正面文上‘半两’二字,也同样是刘邦下的令!

    为了使这种三铢重量的‘汉半两’合法具有十二铢的面值,刘邦甚至曾亲自颁布诏谕,为三铢钱的面值背书!

    这也就意味着三铢钱是否存在,几乎是与‘刘邦究竟有没有犯错’完全划等号的。

    如今,三铢钱虽然已经彻底失去购买力,但只要他还存在,朝堂也没有正式废除,那刘邦在‘三铢钱’的问题上,就没有‘犯错’这么一说。

    但若是朝堂经过商议,得出‘三铢钱应该废止’的结论,甚至天子刘邦自己下令废除三铢钱,那这个举动所暗含的政治意义,可就非同小可了。

    朝议得出‘三铢钱应该废止’的结论,意味着长安中枢通过商议一致认为:天子刘邦,当初就不该发布三铢钱!

    若是刘邦自己下令,那更严重。

    ——天子承认自己犯错!

    在后世······

    准确的说,是在历史上的汉武帝刘彻晚年颁布罪己诏,到之后的两千年时间里,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许是值得歌颂、赞扬的美德。

    但在汉武帝刘彻的祖父刘恒,都还只是个年仅七岁的孩童的当下,天子,是绝对不能犯错的!

    或者说:天子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尤其是作为刘汉开国皇帝、一朝之始祖,刘邦无论如何,都绝不能有任何涉嫌‘承认自己犯错’的举动!

    至于如今的汉室,为什么会有这种‘天子不能犯错,更不能承认自己犯错’的政治背景,其实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发生在几位圣王之间的往事上。

    ——闻舜之贤,尧嫁女娥皇、女英为舜之妻,又亲观舜之才能足二十八载,方禅位与舜;

    ——闻禹之才,舜不私而恶之,将亡而禅位与禹。

    这,便是即使是在后世,都被华夏民族口口相传的佳话:尧舜禅让。

    现如今,天下虽早已告别了尧、舜所在的上古时代,经历姒夏、殷商、姬周,乃至短暂的嬴秦,而迎来了刘汉统治的封建文明,但历史的巨大惯性,仍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华夏民族前进的道路。

    尤其是在金字塔越靠近顶尖的位置,这些脍炙人口的上古佳话,便具有愈发强大的影响。

    而在这个官员张口就是一句‘致君尧舜上’的时代,即便‘帝位世袭’已经成为了共识,但禅让制度所具有的‘以人为本,任人为贤’的特性,仍在散发的自己的光芒。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当今太子刘盈,自是早在刘邦尚为汉王之时,就已被立为王储;之后刘邦鼎立汉祚,即皇帝位,刘盈也是顺理成章的完成了从‘王太子’到‘皇太子’的转变。

    ‘天子百年之后,太子继承社稷’,也已是天下人的共识。

    但即便如此,待刘邦病重卧榻,行将就木之时,按照当下的政治背景,也依然会装模作样的说一句:朕虽然比不上尧舜那样的圣王,但也愿意效仿圣王的举措;现在朕快死了,如果有可以继承皇位的贤者,能被百官公卿推举到朕面前,朕会把社稷禅让给他的。

    听到这句话,朝臣百官自然不会傻到当真,而是会‘诚恳无比’的劝道:陛下,放眼整个天下,再也没有比太子更贤明的人了,只有让太子继承皇位,天下才能变得更好。

    到这时,刘邦再震惊无比的问一句‘当真?’,待百官再重重一点头,才会‘不情不愿’的说:既然大家都觉得,太子就是天下最贤明的人,那就让太子继承朕留下的江山吧。

    或许在后世人看来,这样的政治作秀,会显得非常虚伪。

    但有了这么一层‘民主推荐’的程序,明明是靠世袭得以继承皇位的储君,就会在不明真相的天下人心中,留下一个‘当今天下最贤者’的印象。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王者至尊小说 沉溺 希腊神话 小老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重生之民国元帅 办公室潜规则 红警军团在废土 大汉帝国风云录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