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5章 彭越何其无辜?!(第 3/4 页)
“此玉乃陛下微末之时,与赠寡人之礼!”
“陛下曾言:但此玉在,汉家,便绝无杀卢氏之律、治罪卢氏之律令!!!”
“此,乃陛下金口玉言!!!!!!”
看着卢绾神情惊恐的捧着那块丑玉,朝殿内众人的方向一阵挥舞,张胜却是缓缓坐直了身,苦笑着摇了摇头。
“大王啊······”
“大王······”
一阵极尽无奈的苦笑,张胜终又抬起头,神情满是无奈的抬头望向卢绾。
“陛下之言,果真称得上‘金口玉言’?”
“又丰沛元勋,果真可得陛下之优待,以至‘再无后患’之地?!”
惨然发出两问,张胜又苦笑着一摇头,旋即悠然发出一声哀叹。
“大王可还记得:汉立之时,陛下册封功侯,凡百四十六人。”
“彼时,陛下于此功侯百四十六人,与诺者何?”
见卢绾面上神情愈发茫然,张胜便以一种极其平缓,又极具感染力的语调,将卢绾淡忘的那段过去,重新摆在了卢绾的面前。
“——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1
轻声默念出曾经,天子刘邦对开国功侯做下的许诺,张胜便又是惨然一笑。
“大王可知:陛下立汉祚而继皇帝位之时,所封功侯百四十六人,今还得几门、几氏尚存?”
“纵今尚存之功侯百余,又于陛下如何待之?”
说着,张胜面上苦笑,便愈发惨淡了起来。
“又大王言:臧荼、共尉、张敖、韩信,又韩王信、彭越之流,皆乃后来之降臣;于丰沛元从,陛下当无苛待。”
“然大王可知:当朝丞相酂侯萧何,当年为何于关中自污声名?”
“大王又可曾知:舞阳侯樊哙,身陛下连襟,反因吕氏而为陛下猜疑;若无去岁,陈豨乱代、赵而起战事,舞阳侯樊哙,已赋闲五、六岁,而无一官半职、片甲兵权?”
“平阳侯曹参,身丰沛元从,更为陛下远迁齐国,而为王相;绛侯周勃,亦因去岁战事,而得陛下拜为太尉,若非如此,亦如樊哙之境遇无异?”
说到这里,张胜悄然从眼眶中,挤出两滴焦急无比的眼泪,语调中,更是隐隐带上了些许哽咽。
“大王~”
“纵大王不知,丞相萧何源何自污,樊哙、周勃为何受陛下冷遇,平阳侯曹参又因何被陛下远迁关东,大王亦当记得前岁,周吕令武侯吕泽,乃因何亡于代北?”
哽咽的道出此语,张胜更是向前跪行两步,语调中,更是尽带上了焦急和忧虑。
“周吕侯吕泽,乃陛下之妻兄,皇后之长兄啊~”
“大王莫不以为,陛下视大王,更重于皇后之长兄、储君太子之舅?”
“又或大王同陛下之情谊,更甚于酂侯萧何、舞阳侯樊哙,亦或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
听着张胜极尽哀愁的道出这番直击灵魂的提问,卢绾不由下意识动了动嘴唇,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
但在张胜下一句补充之后,卢绾赶到嘴边的那句‘陛下和我的感情,不是樊哙周勃、萧何曹参能比’的反驳,终还是被悄然咽回了肚中······
“大王不妨再一思:陛下于长兄之子,乃如何待之?”
“——纵得先太上皇之哀求,陛下敕封长兄之后,亦不忘污封以为‘羹颉侯’······”
“又于次兄,陛下以何相待?”
“——不过战北蛮匈奴而不能胜,往昔之代王,便为陛下夺去王爵;至今,仍未得复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