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181章 赵王无德,不可奉宗庙!(第 3/4 页)

    “北蛮匈奴乎?”

    “南越赵佗乎?”

    “亦或往昔,燕王臧荼之余孽,往遁而立之卫满朝鲜、亦或岭南百越之地?”

    见赵尧闻言,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刘邦只面色阴沉的摇了摇头。

    “皆非!”

    “——待朕百年,汉家之首患,恰乃新君之母族外戚,吕氏无疑!!!”

    毫不掩饰恶意的低吼出这句话,天子刘邦面容之上,已是涌上了一抹骇然杀意!

    “早自朕兴于丰沛而起草莽,吕氏,便处处为朕掣肘!”

    “后朕尊义帝楚怀王之倡,兴仁义之师而伐暴秦,吕氏更屡有涉掌兵权,而自拥之举!”

    “待朕初得汉中,而后还定三秦,幸得韩信之大才,发使朕得分兵权而轻吕氏。”

    “然纵如此,彭城一败过后,吕氏更以皇后受囚、太子失迹为由,迫朕立储而正名分!”

    面带愤恨的道出这番极其敏感,绝不可以摆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话,刘邦的眉宇间,嗡然带上了些许煞气。

    “吕泽······”

    “哼!”

    阴恻恻发出一声冷笑,刘邦又咬了咬牙,神情中,尽是无比的庄严。

    “今朕年老,萧何亦寿数将至;待朕百年,萧何之后,可担汉相之重任者,唯平阳侯曹参一人。”

    “然曹参,虽名曰‘刘氏臣’,实则往昔,同吕氏往来密切······”

    语意晦暗的道出此语,刘邦望向赵尧的目光,更是隐隐有些焦躁起来。

    “——待朕百年,太子即立,今日之皇后,便当为出入称警、行文用制,口称朕、亡称崩之汉太后!”

    “今萧何尚在,吕氏于朝野之上,尚不敢过于放浪形骸;然待萧何随朕而去,曹参继为汉相,吕氏,便当彻起于庙堂。”

    “又太子尚年幼,未及加冠,得亲母为太后,又朝野遍布吕氏之旧部,太子,恐难以尽掌大权······”

    听闻刘邦这一番严肃至极的话语,赵尧面上神情,也是缓缓沉重了起来。

    刘邦说的没错。

    ——等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继位,汉室的第一大隐患,便会是太子刘盈的母族,吕氏外戚!

    而作为‘汉相’之位板上钉钉的第一顺位继任者,平阳侯曹参,又是出了名的‘碌碌无为’。

    再加上曹参,同样是丰沛出身,往日同吕氏也颇有渊源,比起现在的丞相萧何,又没有那么坚定地原则性······

    毫不夸张的说:待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继位之后,一旦萧何亡故,平阳侯曹参继任汉相一职,那吕氏的‘春天’,就会彻底降临!

    而吕氏的春天,无疑会是朝堂的季秋,以及彼时,承继皇帝之位的刘盈的凛冬······

    正思虑间,便见刘邦再度走上前,双手紧紧攥住赵尧的双肩,目光极尽严峻的凝望向赵尧眼眸深处。

    “恰因往昔,卿助朕筹谋易储,外朝、皇后,乃至于太子,皆当于卿无信重,又绝无‘赵尧乃新君心腹’之念!”

    “然彼时,朝野尽为吕氏所掌,太子年弱而无以掌权;唯有卿,可身御史大夫‘亚相’之贵、先大行皇帝托孤之臣,而暗助太子稳保宗庙!”

    “唯有卿,可藏身于暗处,以为太子‘策外’之助力!”

    听闻刘邦以一种极其庄严、严峻,又满是决然的语调,对自己道出这番托付之语,赵尧只面色一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沉溺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办公室潜规则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 红警军团在废土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