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7章 子庄公,孤该怎么办呢?(第 3/4 页)
——在当今天下学术、舆论界,人家是‘老祖’辈分的人物!
就算撇开人家的学术地位不论,光论辈分,田何也是当今天下公认的‘老者’。
就算不考虑‘敬贤’,光出于‘敬老’的考虑,几十年前的始皇嬴政、十几年前的霸王项羽,乃至于如今的天子刘邦,也必须给田何足够的尊重和优待。
而在这样一位老者面前,就算是自己身为太子,就算是田何的族亲犯下滔天大罪,刘盈也只能是小心翼翼,旁敲侧击的试探、商量。
暗自思虑良久,刘盈也终是将飞散的思绪拉回,对田何微微一笑。
“往二月余,叔孙太傅多以荀子之言相说于小子,小子闻之甚奇。”
“小子问太傅,太傅以‘不敢妄议’而拒言;小子欲问北平侯、太中大夫,又念此二人乃荀子门徒,断无非议学师之理。”
“故小子今日前来,亦有意以此,相问于子庄公当面。”
“——不知于荀子‘性恶’之论,子庄公持何念?”
面带疑惑的发出一问,刘盈也不忘做出一副求贤若渴的神情,等候起田何的回答。
而听闻刘盈此问,田何一直挂在嘴角的那抹温和笑意,也是在眨眼之间,便如雕像般僵在了脸上。
作为儒家前年不出的异类,荀子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无疑便是性恶论。
与孔子所笃定的‘人之初,性本善’所不同,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是‘本始材朴’。
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人性之初,应该是一张白纸,既不好又不坏;经过后天的影响,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变坏。
而后世常言的‘性情’一词,也是源自于荀子对人性的看法: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但在听到刘盈问出‘荀子说性本恶,子庄公怎么看’这个问题之后,田何的注意力,显然没有放在这个问题本身。
“性恶论······”
“太子以此相问,莫非······”
暗自思虑着,田何也不由面色稍一肃,浅尝遏止的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人性之善恶,往数以百年,天下众说纷纭。”
“孟轲曾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又荀卿言:人之生也固小人,及仁、义、礼、智之附,则皆乃后天习学、自修其身方所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