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147章 三铢钱的反噬(第 2/4 页)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朝堂不带任何政治目的,只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去修,那也就是两点:把下游的淤泥清理、挖掘,并将拓宽的渠道恢复到原本的模样。

    只要将这两点完成,那郑国渠对两岸农田的灌溉能力,就见有肉眼可见的改善。

    而这两点,基本都已经在冬至前,被刘盈亲自在莲勺盯着完成了。

    剩下的‘固上游之土’一项,则是由于此番修渠,是刘盈以监国太子的身份,带着‘民心’‘政望’的政治目的,私自加上去的。

    倒也不是说,这完全是形象工程。

    ——如果不用埽、石砖固定上游的水土,那刘盈此番整修郑国渠,就会只是个开始!

    往后每隔几年,郑国渠依然会因淤泥堆积而堵塞,朝堂也需要周而复始的出钱出力,去进行郑国渠的养护工作。

    对于如今,连都城长安都建不起的汉室而言,如此庞大的修护成本,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若非如此,过往近十年,丞相萧何也不至于坐视郑国渠阻塞,甚至直接导致沿岸农田因溉水不足而减产。

    而‘固上游之土’一事完成,虽也不至于说是让朝堂彻底一劳永逸,从此再也不用维护郑国渠,也起码能大大减缓郑国渠因淤泥沉积,而导致阻塞的速度。

    如果说先前,郑国渠每三年就要大费周折去修、去疏通的话,那在此番,郑国渠上游被铺上埽、石砖之后,很可能是每十年乃至十五年,才需要大修一次。

    若是关东尽快平定,天下尽早安稳下来,郑国渠下游能每年都稍微清理一下淤泥,或许往后,朝堂再也不用因郑国渠的整修之事而操心。

    简单来说就是:清掘淤泥、减宽渠道,都是从当下考虑,做了能立竿见影,但很快就需要重复进行。

    而‘固上游之土’,则是刘盈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才做出的决策。

    只要此事完成,那从大的方面说,自然是利国利民,有利于国家财政健康运转。

    从小的方面,也足以让刘盈在朝臣百官心中,得到一个‘思虑深远’的印象,顺带收割一下关中百姓的拥戴。

    而这件事,其实也已经做的差不多了。

    ——十一月中旬,郑国渠下游河段的工作结束之时,刘盈已经以粮米为酬,得到了关中数万民民壮‘冬天编柳席,开春带着柳席去三原修渠’的承诺。

    另外,少府调拨的三万官奴,也已经备好了制埽的碎石。

    等过几天,阳城延去三原,召集少府官奴、关中民壮,用编好的柳席、备好的碎石卷成埽,铺在郑国渠底下,就大功告成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刘盈先前没有在长陵遇刺,去不去三原,影响也都不是很大了。

    “呼~”

    “老爹的大考,总算是给出了个不错的答卷······”

    在心中稍发出一声感叹,刘盈却并没有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分毫。

    稍思虑片刻,刘盈便又再度望向阳城延。

    “前时,孤令输粮米十万石往三原,少府可自用为官奴之食用。”

    “余者,少府可假孤之名,言‘太子令发’,以为关中民壮修渠之口粮。”

    “待春三月,修渠事将毕之事,孤当往三原,以亲谢关中民壮当面。”

    听着刘盈略带严肃的道出此语,阳城延也是稍点了点头。

    待看清刘盈目光中,那一抹若有似无的和善,阳城延更是略带腼腆的笑了起来。

    ——关中民壮,刘盈都要亲自去致谢,那······

    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

    阳城延正思虑间,就见刘盈又问道:“粮市之事,如何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万历明君 风声 沉溺 王者至尊小说 嬉游花丛 希腊神话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红警军团在废土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 办公室潜规则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