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第 3/4 页)
“不要这么说嘛,八十年代那会儿咱们国家好多工业基础项目还真就是德国朋友伸的援手。”
“那会儿两德还没统一嘛,现在形势变了,人家说话硬气着呢。”
徐复文放眼眺望连绵不绝的秦岭大山,这条中国南北的分届线一边还带着北国的冷风,一边却展现着南国的温润,贯通东西、连接南北,这种活儿当年的老铁没少干,现在兵改工了才知道,祖国大好河山的建设才刚刚开始,有些路还很长。
徐复文长舒一口气大声说道:“没办法,谁让人家的家伙好,家伙好腰杆就硬,当今世界敢在这个领域叫板的也就三个国家,基本垄断在几家公司手里,路德公司是这方面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
严开明亲手提出采集上来的地质样本,不无担忧地说道:“看,含绿色矿物混合花岗岩,和前面的不一样,这边的地质带有断层。”
经验丰富的严开明仅仅看了一眼样本就做出断言。
徐复文接过样本看了看说:“哟,还真是,也不知道德国的家伙行不行?”
“行不行也是我们自己的工程,必须想办法解决。”严开明放下样本,回过头说,“你刚刚说他们是世界一流的?”
“对呀。”
“嗯!”严开明坚决地说:“要学就学一流的,二三流的有什么意思?就算学好了还得重新研究,走弯路啊。”
徐复文大笑:“那你可要加油啦,能不能弯道超车就看你老严的啦。”
“我肯定尽力,不过你得帮我想办法,要知道这可不是咱俩竞赛,你我可是一条船上的。”
就在严开明全力以赴准备迎接这两台世界先进的超级装备时,一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常规会议可把严开明气坏了。
“要我说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租多便宜啊,反正买来的也用不了多少次,算成本,一个工程下来比租用的造价高多了。”
这是一位从原铁路系统调过来的老技术员,名叫赵秉全,调过来任质检员的,也许是原来做甲方惯了,也许是质检这个工作本身就是挑毛病的,他坐在众人中间说着上句,看起来倒像领导一般。
“这就不对了,如果我们自己能造,单台的价格肯定会下来,如果能形成产业……”严开明当场反驳道,不过他太理想化了。
“咳……”
一声重重的咳嗽打断了严开明,他放眼望去,声音是从坐在上首第二个位置发出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当年的老上级,硬骨头九连的指导员齐壁光。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