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言传身教(第 3/4 页)
严开明又不是笨,哪还不知道老连长这是耳提面命,以老带新呢,心中顿时暖暖的。
回连队第二天,严开明撸胳膊挽袖子就要上工地,还是被老连长给拦住了。
“施工面现在一切顺利,想积极也不差这一时。”老连长如是说。
跟在老连长身后到处转的严开明知道,老连长这是要带他,的确,当干部和当战士是不一样的。
“如果只会对着战士喊‘冲啊’,这样的干部不当也罢。”老连长的话挺狠,但是一下子让严开明知道,不论是拎风枪,还是除渣爆破,自己甚至不如一些技术战士,学了那么多可是要学以致用的。
“还记得你走之前的那次塌方吗?”
老连长带着他转了半片山,两人站在山坡处,再抬头便可以清晰的看见山顶的雪。
“记得。”严开明点头道。
那次塌方一下子埋进去一个班,幸运的是塌方位没在掌子面正上方,加上救援及时,这才有惊无险。
“从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隧道不对劲儿。”老连长跺着脚下的土坡说道,“打通大西南线的时候什么样的隧道我没见过,塌方不是这么塌的。”
在其他地方施工,山岭或许险峻,岩石或许坚硬,地质情况或许复杂,但是铁道兵走南闯北见识得隧道太多了,对付塌方是有经验的,常规塌方会有征兆,如见到少量沙石落下,一旦出现那样的情况,第一时间预警,不管是否真的会发生塌方,人员先撤出来,这样就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人员安全,但是上次一塌方一点征兆都没有,事后据被埋进去的战士讲,当时正在掌子面打眼,“突突”的风枪声让他们什么也没听到,当塌方来时,还没等反应过来眼前就已经是一片漆黑。
“但是施工已经快两年了,不是没有事吗?”严开明不解地问。
“你发明的那种撑靴很好用。”老连长赞了他,“因为支护工作到位,这两年的确一番风顺,可是汪总工说过,这雪山里面的问题很复杂,他几次尝试过带人爬山取样,但是钻孔深度不够,取到的地质样本有限,如今隧道已经向内有两公里多了,我有些担心……”
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老连长深入浅出的引导,让严开明心生感激,也下定决心好好学。
“我……”
看出严开明的忧虑,老连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说:“不用太过担心,工程到现在还是很顺利的,我也只是启发你一下,希望你能学以致用。”
严开明梦寐以求的盾构机目前还是个梦,没有枪没有炮的年代都能闹革命,今天当然不会因为缺少大型机械而停止建设祖国的脚步。
受了老连长的启发,严开明真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万年雪山的地质研究上了,他的床底下堆满了从附近收集来的岩石样本。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