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比德国人快!(第 2/3 页)
尽管施工慢了下来,但是一直没有停,严开明与他的党员同志们在进行着另一种形式的战斗,这场战斗的意义比再穿十座隧道还大,如果成功,那么外国人在赚了盾构机的钱还要额外延伸服务的的费用就完全可以省下来了,这样一笔开支,不论用在哪里都是宝贵的,或者就像严开明像同志们保证的那样,给大家发奖金。
“谭雅,回去睡一会儿吧。”严开明安抚道。
谭雅努力的摇摇头说:“我是个女人,但我也是党员,这个时候我不能退,何况干体力活儿的是大家,我做做辅助……”
尽管谭雅的铁道兵生涯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老铁身上的倔强她学了个十成十。
严开明暗暗叹息,他知道,谭雅和他们一样,都是很不容易走出精神的泥潭,唯有做些什么,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再陷进入,而现在做的事就和那件事关联。
如果当年就有盾构机,怎么会有25位战友为国兴3号隧道而牺牲?
这其中就包括老连长。
或许是对一生战斗征程的总结,或许是冥冥之中老连长必然的宿命,老连长阻止过很多人的盲目行为,挽救过很多人命,但是他自己却注定要追随战友们而去,或许是他根本不愿意脱下军装。
那是距离国兴3号隧道全线贯通的前一天,全长6152米的大型隧道只剩最后3米了,施工支护主体段已经完成,就等明天一声炮响庆祝胜利了。
九连的官兵们做好一切应急准备,静静地守候在隧道口待命,团后勤处送来了好酒、好烟、好糖,准备慰劳凯旋出洞的战士,政治处为英雄们准备好了大红花,工地广播站在等候着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
老连长独自一人走在隧道里,深深的凝望望着最后的掌子面,一切都是值的,战斗即将胜利,那天晚上如果说老连长在想什么,那么一定是在想,这会是自己最后一场战斗吗?
1977年7月28日零时,我国最长的一座铁路隧道,在海拔3000米的南疆打通了,随着新闻的播报,全国人民都为之欢欣鼓舞,唯有九连沉浸在一片哀恸之中。
最不该发生的意外发生了,一切巧合得让人难以置信,怎么就发生了那样的事,一块比头盔略大的石头从洞顶最末端未支护的狭长穹顶掉落,就那么一块儿。
如果当时戴的是钢盔或者后来用的那种安全帽也许就没事了,仿巧藤盔没禁住石块的重力加速度。
那么多惊心动迫的险情都闯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在最后即将胜利的时候,老连长就被那么大一块儿小石头砸中,几乎堪比豌豆落在针尖上的概率发生了,那伤口小到让非医护人员都不会束手无策,似乎只要一块纱布就能捂住,但是老连长却再也没能醒过来。
烟没人抽,酒没人喝,大红花没人戴,九连的战士根本不相信这是事实,他们的老连长走了,在即将胜利的前一天走了。
五年后,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发通知:撤销铁道兵建制,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