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小谭教员(第 2/4 页)
文艺演出很成功,出意外的演员也并没有什么大碍,当天就恢复了行动,虽有小瑕疵,但结果是好的。
文工团长当场表示,慰问演出结束了,对文工团干部和战士的教育才刚刚开始,要他们学习铁道兵不怕吃苦,战天斗地,默默无闻为祖国和人民做奉献的精神。
第二天团里就安排文工团的人参观正在施工的国兴3号隧道。
此时的隧道又向前推进了二百多米,水帘洞问题还没解决,小女兵们一见施工现场的恶劣环境,望着一个个的泥水人,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
“妈呀,都说铁道兵苦,哪知道苦成这个样子。”
感动的话伴着眼泪,这情绪一传染顿时哭成一片,哭声大得连十几杆风枪都掩盖不住。
通过这次文艺演出,团里的政工干部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干部和战士的文化生活太匮乏了,下基层转一转就会发现,战士的业余文化生活除了聚在一起吸烟就是打扑克,不是说不行,就是有点不积极向上,必须得让文化生活配合思想政治工作。
“搞文化补习吧。”政委一锤定音。
是啊,文化补习多好,即能提高知识水平,又不至于让战士们在下工时太过无聊。
当时的干部战士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最糟糕的是有些人字都认不全。铁道兵是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单位,干活全凭经验哪行?严开明学成归来后对地质的分析及时避免了多起可能发生的塌方,倒不要求所有人都能达到这种水平,但起码的常识应该会吧。
“下工后,睡觉前,每天补习半小时。”
上级不由分说地把严开明拉上了前线,任补习老师。
严开明上过高中的,可他上学那会儿哪有人学习呀?进修的时候最吃力的就是文化课,好在有谭老师细心补习,这才勉为其难的把课程坚持下来。
想起谭老师,严开明就想到那个整天吵嚷着要进隧道的小谭雅,她的愿望到底没实现,在部队探亲留了一个月后被妈妈带回了老家。
“记得那丫头的功底不错,要是她来补习就好了。”严开明说。
徐复文两手一摊:“没办法,谁让咱进修过呢,赶鸭子上架吧,也不知道还能想起来多少。”
两人夹着书本刚想去上课,这时团里的宣传干事匆匆忙忙跑过来说:“这节课你们不用上了,师里派下来教员了。”
“师里都开始关心我们啦?”严开明问。
“可不是,自从团里提议搞这个文化补习呀,师里觉得好,很重视,要把咱们团搞成典型,这不,特意送来一位宝贵人才。”
两着顺着宣传干事手指的方向,定睛一看,当场大跌眼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