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往日崎岖还记否(第 3/4 页)
她既然已经与我撕破了脸,也就不怕再扯碎一点了。
沈羲遥本已转身,闻她此言微微侧头冷冷道:“惠妃还要说什么?”
惠妃面色苍白,只见她郑重地朝沈羲遥磕了三个头,这才沉声道:“臣妾接下来的话说完,皇上要贬要杀臣妾皆无二话。但臣妾实在不能容忍皇上枕畔有人居心不良,皇上信赖之人妄图取而代之!”
她看了我一眼,又深情地看向沈羲遥:“皇上方才质问臣妾为何不早说那些事,臣妾苦于没有证据将信将疑。而今日皇上被她蒙蔽如此护短,臣妾实在怕,也实在忍不住了。”
“惠妃的意思是,你有证据?”沈羲遥语气似平静的海面,可又有谁知道那下面暗藏的波涛呢。
惠妃再看一眼我,无所畏惧道:“是的,臣妾有证据。”
“你都知道什么?”沈羲遥的语气颇危险。
惠妃深吸一口气,迟疑了片刻,似有所顾忌。但下一瞬她已下定决心抛开一切沉着道:“臣妾知道凌氏曾被囚于冷宫,后靠怡妃去了浣衣局。她知道皇上对她余情未了,便借丽妃生辰宴再度出现。”她双手交握在裙上,语气中带了一点激动:“一天臣妾祖母去上香救下个奄奄一息的姑娘。祖母慈悲带她回府,知道她曾是浣衣局宫女被放出宫。可她不到二十五,祖母生疑几番试探下她终于说出实情。”惠妃仰起头看沈羲遥:“今日她也到了,皇上可愿听一听?”
我看着沈羲遥,他蹙起眉不应也不拒绝,片刻后道:“宣。”
我一愣,没想到他会愿见,或者说,他为何要见。而我也不知,惠妃找来这个人到底想说什么。
殿门打开,透进一点阳光,细小的飞尘中一个布衣女子慢慢走进。她颤抖着跪下,结结巴巴地请安。
“贞儿,你曾是浣衣局的宫女,可记得谢娘这个人?”惠妃的语气温和。
“奴婢记得,谢娘是怡妃娘娘带来的,素日仗着有娘娘撑腰与咱们都不太亲近,倒是与奴婢的同乡小蓉相熟一些。”
“小蓉现在何处?”惠妃问道。
“小蓉......”贞儿语气里有些哽咽:“小蓉已不在了。”
“她为何不在了?”
“当日丽妃娘娘生辰,谢娘想去看,小蓉劝了好久她都不听,小蓉没办法去找她,不想谢娘故意弄出动静被皇上注意到带走了,小蓉却替她挨了四十下板子死了。”贞儿说着哭起来:“小蓉行刑时奴婢曾求公公们轻一点,不想公公说谁叫她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他们也没办法。”
贞儿哭得一抽一抽的,断断续续道:“小蓉弥留之时奴婢陪在身边,她说这可惜等不到出宫看谢娘与心爱之人相守了。还说谢娘告诉她那人英俊伟岸又有权势,还说自己想办法来浣衣局就是为了能在二十五出宫去的。”
我心头一跳,看向沈羲遥的脸色,果然暗了下去,眉宇间也有雷霆之势。他与我之间最大的心结,就是羲赫。但我不能解释,我一解释,便是证实了那段不能为人所知的过往。而惠妃,怕也是料定了我不能在沈羲遥面前解释,不能将这秘密坐实,有口难言吧。
“那你为何能出宫?”惠妃轻轻皱起眉:“本宫查过,你不足二十五。”
“小蓉死后不久,谢娘找到奴婢给了奴婢一张出宫文书,说是希望小蓉与奴婢所讲的一切都不要泄露出去。”贞儿语气里透着害怕:“当时她服饰华贵语气透着威胁,奴婢不敢不应,也想早日回家。可是奴婢回家后不久,家人遭到暗害,奴婢几番躲避幸得冯老夫人相救,这才留下命来。”
一直沉默的陈宝林突然插嘴道:“恐怕是那人怕你泄露她的秘密,要赶尽杀绝。”
“贞儿,你抬头看看,谢娘可在这殿中?”惠妃语气庄严。
贞儿哆哆嗦嗦地抬头,飞快地扫了我一眼,迟疑着答道:“是......是这位穿红色衣服的娘娘。”
我看着她的眼睛,带着淡淡笑容问道:“贞儿,你可敢保证自己说的无一句虚言?”
贞儿害怕地看一眼惠妃,往后缩了缩,点了点头。
沈羲遥看了众人一眼,淡淡道:“惠妃,这就是你要说的?”语气中透出不耐来。
惠妃顿了顿,摇摇头道:“臣妾有许多话要说。”
“那你说吧。”沈羲遥坐在龙椅上,端起一杯茶慢慢饮了一口。
“凌氏为回到皇后宝座,找到心腹蕙菊,让她借出宫探亲之际向兄长传递口讯。先是冒充回鹘军队劫走大军粮草迫使皇上不得不放下至尊身份向民间借粮,然后她三哥出头,为此皇上必须送她回坤宁宫。”她磕了个头:“臣妾有人证。”
“哦?”沈羲遥看着惠妃,眼神里没有一丝情绪:“那就传吧。”
门再度打开,一个纤瘦的女子走进来,是当日在养心殿里服侍我的素心。
“奴婢素心,给皇上娘娘请安。”她一袭湖色右衽,疏疏绣了苍劲的翠竹,双环髻上是碧玉珠花,整个人清新中透出坚韧,在这样沉闷的殿中令人眼前一亮,显然是着意打扮过了。
“素心,将你告诉本宫的,再告诉皇上吧。”惠妃柔声道:“不用怕,有本宫在。”
素心朝我们磕了个头:“奴婢僭越。其实皇上待娘子很好,奴婢开始以为她是未得册封的妃嫔,因为她偶尔会抱怨无名无份什么的。”她朝沈羲遥投去一眼继续道:“一次奴婢陪她去御花园,在九曲长廊上她说要奴婢去取些吃食。当时奴婢发现花丛中有个宫女,但没多想。匆匆回来后听见她与那人说什么帮忙,什么回去之类,那人还跪下了。后来几次她去御花园总会想法支开奴婢,奴婢悄悄观察着,每次都是那个宫女与她相见,两人商量着什么。”素心停了停:“之后她离开养心殿,奴婢被送出宫,后面也就不知道了。”
惠妃看向沈羲遥:“素心说的宫女便是皇后身边第一得力的大侍女蕙菊,皇后借她与宫外互传消息,皇上可命人查记录,看蕙菊那段时间出宫是否十分频繁。”她一鼓作气道:“臣妾怕冤枉好人,刻意查了蕙菊去的地方竟不是自己的家,而是凌三公子经营的票号,有票号伙计为证。”
沈羲遥点点头不说话,我看他神色不虞,知道先前的密报加上这些人的证词,他已再度怀疑起我来了。
惠妃转向我,语气中多蔑视:“皇后娘娘,蕙菊姑娘一向与您形影不离,怎么今日不见踪影?”
我平和一笑却不理她,惠妃见我不说话,正欲再说什么,沈羲遥道:“仅凭此,不能说明皇后操纵战事。”他此话一出,等于承认我在养心殿那段无名无份的日子。
惠妃闻言一喜,沈羲遥既然变相承认了,她自然就不用再顾忌皇帝不愿人知这些秘密的心思,可以更加放开一些,一次置我于死地了。而我,也隐隐猜到惠妃要说什么。
“皇上若是愿查一查,可以发现裕王大军在前线每日配给并未因粮草被劫而减少。”她着重了“裕王”二字。
“裕王大军为何不减少每日配给,恐怕是不想影响军心。商人讲究一个‘信’字,本宫的三哥素来言出必行,只要答应何时送到绝不会延迟一天。”我的语气带着自豪:“若非如此,皇上也不会信任三哥将如此重要之事交给他去办,他遍布南北的生意也不会做得那般顺畅。”
“是吗?”惠妃笑起来,“那娘娘如何解释这次皇上亲征,粮草晚到了两日?”
“本宫听闻北边暴雨冲毁了桥梁,连夜修桥补路才耽搁了。”我心突突跳着,面上还是一派自然。
“难道不是娘娘存了太后下嫁之心,这才授意粮草晚到?”惠妃冷冷道。
“你......”我被她的话恼了:“本宫怎会有这样的心思。”
惠妃朝沈羲遥郑重其事地磕了个头,从袖中拿出一张纸来。
“这封信还请皇上过目。”她解释道:“因为凌大人把持朝政多年,臣妾母家怕以奏章形式上呈会被扣下或走漏风声,只好请臣妾交给皇上,以正皇上视听。”
她说得这般严肃,沈羲遥面上闪过一丝松动,他朝张德海一点头,后者将那张纸送了上来。
我小心觑着沈羲遥的神色,只见他本无表情的面上逐渐阴沉,眉宇间蕴藏许久的雷霆终于要爆发出来。
“哼。”他冷冷一笑,看向我的目光如数九寒冬般严酷,“皇后,对于惠妃所说,你可有辩解?”
我盯着他手中那团纸,心里打鼓,不知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只好叩首道:“臣妾从未做过不利于皇上之事,不知该如何辩解。”我浮上一个凄婉的笑容:“若说授意粮草晚到,这样大的罪名臣妾担不起,凌家也担不起。先不说粮草晚到没有影响皇上得胜,就算皇上此战未胜,凭借大军的保护也一定能安然归来。何况储君未定,臣妾有何把握坐上太后之位。至于太后下嫁更是骇人听闻,先不说纲常祖制摆在那里,臣妾就算不爱惜自己的清誉,也会为轩儿考虑啊!”
沈羲遥看着我,眼中的怀疑、悲伤、愤慨、怨恨交杂,却没有一点温暖与信赖,一丝怜惜与感情。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