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节 压制自己的刘彻(求订阅)(第 2/4 页)
而一次又一次的征战,他们是如何保证战力人员的?三辅之地。
北军上战场的是嫡系兵马,也就是八校的前身,他们是主干,而关中子弟就是兵源。
一路走一路收,到了地方,大军自然也就拉起来了。
而他们每次大战回来,必定会有人员损失,而整个三辅之地,就是他们的兵源地。
所以说,那时候的三辅兵马就是北军。
而这股力量非常强大,还包围着长安,一旦出事那就太可怕了。
但是这是一把利器,以刘彻的雄心,怎么可能自断臂膀不是。
所以下层不能入手,那咱们就在上层着手。
所以刘彻就准备削弱中尉的权柄。
先是设立左中右三辅都尉,掌管三辅的兵马。
明面上是削弱了北军的实力,但其实就是如此,但兵还在那儿放着,大汉的实力可是一点都没损。
但他最重要的是削弱了中尉的职权,把三辅的兵马全都收了回来。
随后在北军设立八校尉,最后一点也收了回来,中尉麾下兵马从数万乃至于十数万,变成了不到千人。
而这些兵马全都掌管在了刘彻的手里,没有了直属上司,还有期门虎贲也是为了平衡这些兵马。
其实还有人能掌管,那就是管理全国军事的大将军、大司马。
不过此时的大将军、大司马,能够管理这些军队,但是不能够调动。
出征之时,刘彻才会把调动权利交给大将军、大司马。
而后面的外戚掌权都是因为这事,卫青、霍去病、霍光、王莽,这些人都是外戚,。
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大将军、大司马。
而这些兵马权利被调离以后,中尉的权利一落千丈,从一个国家重要大将变成了皇帝的鹰犬。
而在今年,中尉改名执金吾以后,刘彻就连名义上的这点权利都给剥夺了,只剩下了长安和三辅之地的治安、纠察等权利。
不过他们的这点职责也被削弱了,跟以前相比差远了,北军八校中的其中几校也是有着监狱的。
但就是这点职责那也是很厉害的,那可是皇帝的鹰犬。
有着以前的底子在,有了皇帝放权,他们也是能够调动三辅和北军的兵马的。
所以出现了刺杀的事情以后,刘彻才会喊着要杀光执金吾,因为他们本就是这个职责。
而廷尉虽然在武帝朝也是皇帝的鹰犬,但是他们有些不同,他们掌管着国家大狱。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