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素签小字(第 3/4 页)
“嗯——”韩青低声沉吟,最后,无可奈何地点头,“也罢,你们先替我答应了。等我有空,再写两幅字,分别请他们二位雅正。”
“是,巡检!”王武和刘威两个得偿所愿,齐齐抱拳答应。
被他们俩一打扰,韩青也没了继续练武的心情。摆了摆手,冲着几个伺候自己的乡勇吩咐。“来人,收了摊子。今天到此为止。”
随即,倒拖起长枪,径自返回了书房。
累,真的很累,不是因为处理公务和练武,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迎来送往。
如果早知道会面临如此后果,韩青在半个月之前,肯定不会替李昇和杨旭两个出头。
这下好了,便宜师兄李昇和发小杨旭的面子找回来了,二人拍拍屁股,继续前往夏州公干。韩青自己,却要留下来面对一夜成名之后的麻烦。
最近半个月,隔三差五,就有当地的读书人,不请自到,请他斧正各自所填的新词。
还有一些附庸风雅的大户,不惜拐上七八个弯子,也要求他一幅“墨宝”。仿佛他成了二十一世纪的某“大师”一般,每个字都价值千金。
天可怜见,韩青哪里懂得填词?!
不答应替那些读书人点评大作,别人就觉得他过于清高。而出言点评,他又怎么可能说出什么真知灼见?
这些时日,全凭着在二十一世纪做离婚咨询大师时,锻炼出来的话术,勉强应付。而定安县虽然只有巴掌大小,却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喜欢填词的读书人?
并且,随着那首《临江仙》的传播,他的名声还有越来越响亮的趋势。临近的几个县,已经有读书人专门修书向他讨教,想要跟他结交。
此外,韩青怎么看,也没觉得自己的字,能好到可以供不应求的地步。
且不说眼下还没出世的苏黄米蔡四大名家,就是唐代的颜真卿和柳公权,也是他跑丢了鞋子都赶不上。
他那笔字,唯一的优点,就是力道十足。
可书法这东西,什么时候只看力道了?如果按照力道标准,尉迟恭,秦叔宝的字,才是数一数二,哪里有颜真卿什么事情?
“不行,等给窦里正过完了生日,我得找个由头,出去躲一阵子去。”知道再继续装十三,早晚得露馅,韩青忽然灵机一动,果断做出决定。
由头是现成的,金牛寨巡检司负责方圆数十里内的治安。眼下随着天气越来越好,山中野兽也越来越多,为了过往商贩和当地百姓的安全,韩巡检有责任,再带着麾下的弓手和乡勇们,清理一次山中的猛兽毒虫。
并且以这个理由出去躲风头,他都不用向上级请示。
大宋官制复杂,巡检所受上级巡检使和县令双重领导。两个领导,彼此谦让,实际上谁都不会管到他头上来。
一边在心里头慢慢规划着行程,韩青一边走路。没等行程规划完毕,人已经回到了书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