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吃席(第 4/4 页)
桌上摆着鲜花,以及寿桃寿饼。
其他还有二十桌摆在边上,人人脸上带着笑意,磕着瓜子。
谢必安来到老爷子边上:“谢伯,生日快乐,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娃子来啦。”谢伯很是高兴,拉着他的手,从兜里拿出个红包。
在农村,老人过寿不收红包,反而会给小辈们红包,不多,一般是五块钱,有钱的可能是二十,五十,一百这样。
“谢谢。”谢必安接了过来:“谢伯,八十岁了,有啥感想么?”
“啥感想。”老头咧嘴笑:“现在能吃能喝,不用人照顾,蛮好,蛮好。”
边上有大妈微微摇头。
老谢算是幸福,也算是不幸。
老板在二十几年前走了,家里一共三女儿,儿子是最小的。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老谢原来也是更重视儿子,这在农村很正常。
那会老谢才五十来岁,不说续弦吧,找个人搭伙过日子,没啥。
恰巧,隔壁村有个寡妇,比他小个几岁,有人来说了说,见了几次,二人都挺满意的。
结果呢,三个嫁出去的女儿没意见,他儿子死活不同意。
觉得人家是别有企图。
大伙心里都清楚,老头哪有什么钱,村里的一栋房子,再加个小卖铺。
最后不了了之。
这也就算了,老人上了年纪,身体肯定不如从前,他这儿子呢,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更过分的是这次生日,八十岁啊,都没出现,都是三个女儿出钱出力。
听说理由是孙子生病了,得照顾。
看得出,老头脸上在乐,眼光却老是飘向村口方向,似乎,希望那个熟悉的身影能够出现。
只是,寿宴到了最后,大伙都在帮着收拾东西,他的儿子都没有出现。
老头有点喝多了,嘴里嘟囔着听不懂的话语,被三个女儿送回了家。
这一切,都是谢必安回家之后,通过父母的交谈得知。
才明白,那个整天乐呵呵的老头,原来也不是想象中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