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分数(第 1/3 页)
但是这对于要阅卷的乔小意来说就是一个大难题了。
自己给孩子们出了难题,于是孩子们也要返还自己一道难题是吗?乔小意都感觉这就是报应了。
除了郑耀辉之外,其他孩子们也有用拼音的,十岁是个分水岭,十岁往上的孩子们用拼音的次数明显就少了很多,十岁往下,那就几乎是全篇拼音了。
以致于乔小意不得不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将他们的拼音翻译过来。
翻译过来之后她才能够好好地看孩子们都写了些什么东西。
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多,包括对赛车各个零部件作用的解释,对赛车规则的了解,以及还有询问在赛车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乔小意是知道正确的答案的,她先将整张试卷当做一百分看待,孩子们没有回答到的点就扣分,遗漏了几点就相应地扣几分,因此她改卷的速度相当地快。
乔小意一张一张试卷批改着,突然看见了一个让她眼前一亮的回答。
那是在询问发现车胎损毁之后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乔小意没有在这道题上设计相应的情景,其他孩子们都默然将自己当做赛车手来问答。
但是建阳赛车队培养他们却并不是完全地在培养赛车手,而是在培养一个赛车全能的人。
这些孩子们以后能成为赛车手的可能并不会很多,可能有人会去从事维修师的工作,有人会成为赛车队的经理,有人会成为工程师。
有一个孩子就分别从赛车手和维修师这两个角度,从赛场上发现车胎损毁,和在日常护理中发现车胎损毁这两个场景,两两结合,一共写出了四个答案。
乔小意翻到了试卷的前面去看了这张试卷的主人。
党巴依,一个九岁的孩子。
一个九岁的孩子考虑问题居然可以这么全面?
除此之外,她其他题目做的也不错,训练师讲过的问题几乎就没有被扣分的,训练师没有讲过的问题,因为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思考,扣分也不像其他人那样严重。
乔小意不由得在心里给党巴依打上了一个极高的评分。
改完了整张试卷之后,乔小意比起作为赛车手,党巴依的思维方式更加偏向维修师一些。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