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阮鸳鸯与费小费(第 4/4 页)
俞朱拈了一口车厘子,微笑道:“小猴子,心操得倒不少,谁家热闹你都要上赶着瞧一瞧。”
阮致耸肩:“我哪儿敢?”
坐也坐定,茶水抿了抿,酒过三杯开场,众人目光转向戏台,话剧恰恰演完第一幕。
话剧的背景在民国,剧情倒有些新意。军阀郑门小姐鸳鸯爱着青梅竹马老翰林家的公子杨俨,杨俨又对新派留学回来的满清遗老喜塔腊氏的九格格一见倾心。老翰林为了攀附新军阀,自然不肯让杨俨与九格格在一起,反倒登门向鸳鸯求亲。鸳鸯生得不美,性情却好,心思单纯,小时便立志要嫁给杨俨,如今总算得偿所愿。她在家中备嫁,杨俨从家中逃出,来见九格格,表明心迹,二人商量共赴法国留学定居。杨俨不忍鸳鸯一直被蒙在鼓里,在远赴重洋的前一天,乔装混进杨家送彩的队伍中,趁众人不留意,找了机会,到了鸳鸯闺房中。鸳鸯终于知道真相,十分悲痛。
“小时候,你给我插花,给我逮蜻蜓,带我爬山,我们一同上蒙学,那些情谊也是假的吗?”鸳鸯有些发蒙。
杨俨道:“不假,那是真的,可是那些都过去了,你也长大啦,老满清都变成了中华民国,你怎么还像活在小时候?!”
鸳鸯小心翼翼道:“我懂,你上了新学,明白了很多道理,而我不过是略识得一些字,什么都还不是很明白,骑马倒是很顺溜,这便瞧着与你生疏了些。可是书可以去学,琴棋书画也可以去钻,我还可以教你去骑马。你小时候,身体有些羸弱的时候,说以后长大了想去骑马,我们结了婚,我带你去骑马。”
杨俨有些愤怒:“不,鸳鸯,你并不懂!你不知道什么是爱,爱是见到她的那一瞬间心里的悸动,爱是想要在一起无畏所有困难的决心,爱是志趣相投,爱是心有灵犀,鸳鸯,你不懂爱,你也并不爱我!”
鸳鸯忽然间就哭了,她被逼得似乎无路可退了说:“我不懂你的爱,可是我的爱怎么就不是爱了!新派的爱是爱,老派的爱怎么就不是爱了!我从十二岁与你分离的时候开始,就在等你,我等着有一天能和你肩并肩站在一起,我养了两匹小马,每天精心地喂养,等着它们长大,带着它们出嫁。可是,你告诉我,你突然就不想骑马了,你爱上了别的姑娘,你的愿望是与她一起去看大海外的世界。你的愿望可以随意更改,没有更改的那个人倒成了罪人!我暗自许下的痴心和忠贞竟成了你如今践踏我的理由!”
杨俨竟一时无话,他沉默了起来,被这个坐井观天的青蛙姑娘问住了。他说:“可我如今,已不愿同你结婚。你说的那些,我还记得,但是小时候说过的话,我长大之后,也不知为何,便渐渐觉得不重要了。你父亲如今权势炙人,如日中天,你若肯放开眼光,往外瞧一瞧,再瞧一瞧,便知道,这世界还有好多好男儿值得你去喜爱,囡囡。”
杨俨声势渐弱,喊了鸳鸯的乳名,鸳鸯却泣不成声。她说:“你走吧。我只当生了一场大病,把你当作痈疽除了去,再难治的病也莫过于两种结局,一种是痊愈,一种是膏肓后亡。而我,不是怕死之人。”
杨俨听鸳鸯此语,竟觉得心中十分难过,他不停地说着我对不起你,却觉得无能为力。他说:“我配不上你的如海深情。”
鸳鸯却抹掉泪,微微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九格格是个十分美貌之人。因你自幼便爱好看的东西,连吃一块糕都要挑拣切得好的,这一点总还应该没变。书亭,此去一别,来年若有机缘相见,你猜,我可还会爱你?”
俞小奶奶看完这出,笑了:“真真是个不明事理的姑娘,少慕色艾本来就是人之常情,难不成放着年轻貌美的不喜欢,还要找个年高丑陋的吗?我看阿迟就选得好,日后我家的孙媳妇也是一等一的。”
俞朱冷笑:“我瞧他二人可比这出剧里的杨俨、九格格艰难辛苦多了。三弟和费儿能有今天,还要全靠您当年的撮合。”
俞老脸一僵,拍桌道:“什么费儿,哪来的费儿,胡咧咧什么?老的没老的样子,小的没小的样子,什么事儿都能被你们拿来说嘴了!”
阮宁一听这句“哪来的费儿”,便知道真有一个“费儿”了,也知道俞迟与费小费曾在一起经历过一些波折,如同舞台上的杨俨和九格格。
阮宁想起鸳鸯的话,心里一酸,难以压抑。趁着众人看不见,默默低头,拿手背蹭了蹭眼泪。
剧幕合上,俞迟的母亲竟似忽然想到什么,望向小辈,茫茫然问道:“谁是阮宁,阮宁在哪儿?给我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