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拿枪杆子的文艺工作者(第 3/3 页)
两位明星来录制现场,确实引起了轩然大波。
国内虽然已经慢慢接受了香江的资本家,但1983年的意识形态,还是封闭的,就像包船王的捐款,还是主要领导人听说这件事以后,主动说:“用他一个名字,也没有关系嘛,为什么不可以?人家有贡献也可以纪念啊!别人不同意,我来替他题字。”
他亲自发话,这件事才能促成,张卫东后来被包船王感谢,还是因为这件事是荣先生后来专门在领导面前提起这件事,领导接见他的时候,告诉他,是一个叫张卫东的小朋友提醒他,他才知道这件事。
第一次面向全国直播的春节晚会,更是意识形态的重要战场,八十年代初除了军歌和样板戏,文艺还处于一片荒芜,对来自西方和对岸的音乐,一直当靡靡之音抵触。
在两位对岸明星参加春晚这件事上,所有的领导的意见几乎是少见的一致,香江的明星唱的是什么呀,那是靡靡之音,怎么能让这样的人毒害我们的老百姓?
黄一鹤虽然个性强硬,但也不敢和全社会叫板。
“黄导演,没关系,你不用担心,我会替你向邵先生当面解释你的为难之处。”
听到这里,黄一鹤松了口气,又对两位明星说对不起,两人忙说不敢,就留在了张卫东这边,没往演员化妆间去,准备等录制结束,跟他们一起走。
黄一鹤陪了他们一回,忽然叹息说:“节目的时长都是定好的,现在一下少了两个节目,也不知道要拿什么节目顶上。”
张卫东说:“应该有很多备选的节目吧,找两个来救场不就行了?”
黄一鹤说:“哪有那么容易,上面提要求了,换掉的节目必须是爱国歌曲,还不能是大家听过的,你说着短短的时间,我去哪找合适的歌?”
军歌是不少的,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可是想在短短的时间拿出两首全新的,质量还不能差,这就有点难为人了。
张卫东心里一动,但是终于没说出来,交浅言深,很多话不适合说。
春晚的节目录制现场,一直录到晚上三点,才宣布休息,估计来参加晚会的人都住的不远,不然明天早上十点还要继续开始录制,不可能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