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雍州长宁 「五气朝元」(第 3/4 页)
真正意义上的铺修之法,其实是观测、感知、捕捉“五德之气”的方法。
否则的话,这“五德之气”虽然说是“气”,但实则却是堪称概念的存在,哪里能够被旁人真切感受的到。
而心底没有个数,修行难度自然会呈几何倍数提升。
理解了这门秘法之后,张宝仁便可以其将所谓“五德之气”谓之以形,呈之以气。
但当他以此检查自身的德行之时,却是发现自己的身上缭绕着一层薄薄的金光。
此并非是在所谓真实世界显形而出的“灵光”,而是另一个概念之中的“光”。
这些金光点点,好似轻纱,神圣璀璨,却丝毫都不耀眼。
细细感觉而来,却是隐约能够得闻其中有无数赞美感激之意…
“愿张道人长生得道…”
“愿张真人福德深远…”
“愿张真人心想事成…”
“愿张道人……”
字字真切,语语真诚。
感受着其中真意,张宝仁心中一颤,却是明白了,这是前段时间赈灾的行径,恰好符合了获得功德的条件。
心迹如一,种下善因得了善果。
因为那一点善举得了功德。
“只是…”
对于身上加持的这些神圣的功德之力,张宝仁心底却没有一丝欣喜之意,只觉得难受。
“德不配位……”
叹了一声,又来探寻“道德”,就见一道黑白相间,相互流转,似分似合的飘渺之气从头顶升起。
张宝仁细细看来,却是感觉到了其中有道音缭绕,让人开智明悟。
好像眼中出现了一位老者在那诉说道德,又有无数道士呕心沥血,披荆斩棘,探寻着世间的真理。
道祖创立《大衍求一决》,为人族赋予文明,因此为道士之祖,也为道德之源。
其将《大衍求一决》传于众生,同时也将文明之光,道德之光分于众位道士。
道士们编织符文,编织神通,为世界诉之于理,因而…每位道士当有道德之光庇护。
“但是我…”
张宝仁感受着头顶的道德之光,眉头微皱又很快展开,“我虽未修行《大衍求一决》,但只要行之于理,自当有着道德加持。”
“《大品成仙决》就是我的道理。”
随着一念而起,便好似看到了在许多不知名之处,一个个道士们拿着一张张‘金光符’研究着。
为此世‘真理’添砖加瓦。
“大善!”
张宝仁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又探究起了“阴德”。
就见一道莹莹白气在身周缭绕,这道白气纯粹至极,不带丝毫杂质,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给人一种其可清理转化一切污秽、黑暗的感觉。
同时此气与手中的道册似有关联。
其中之意则正应了地府清除一切妖魔鬼怪,清除一切黑暗污秽,还得世间清静的行为。
地府本就代表着这“阴德”。
张宝仁作为地府的无常,有此气庇佑,也并无意外。
点了点头,探究起了“圣德”。
却是发现有丝丝缕缕,至尊至贵的紫气从不知名之处落下,落在自己身上。
张宝仁心里莫名的有些惊喜,又有些好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