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朝会(第 4/4 页)
有时候,和这帮爱唱反调的文臣谈判也需要一些技巧,比如今天,君臣之间的相处就很和谐。太子拂袖。
“今天的早朝就到此结束吧,辛苦诸位大人了。”
此话犹如天籁之音,群臣都松一口气,如蒙大赦般从宫中散去。
太子也松了口气,他能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余下的就看云舒了。
“太子殿下,皇上留您用午膳。”太子走出大殿,站在大殿前看着远去的众位大人们,内侍上前恭敬说道,“皇上心情不错,觉得给您写信的人很有意思……”
“父皇也觉得有意思吗?”太子收回视线,一边往皇帝的寝宫走着,一边轻笑道,“本宫也觉得有意思,正好跟父皇好好聊聊。”
内侍知道太子殿下并不是跟他说话,躬身应了声是便专心带路。午膳摆在寝宫的偏殿,父子两人同桌而坐。
桌上菜肴精美,但统共只有四菜一汤。
两人吃饭也没有遵守食不言的规矩。
“朕瞧着信上字迹娟秀,写信的是一个女子?”皇帝先喝了一碗汤,语带调侃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笑道,“天底下能像这般随处乱跑的女子不多吧……”
就算早上多吃了两个鸡腿,这会儿也早就饿了,太子就着米饭先扒了几口,勉强填饱肚子才开口解释道:“父皇您想到哪儿去了,此女子儿臣跟您提过。儿臣上书册封的诏书还在您案头摆着,既然您不急着批复,不如再等等,等她再多积攒点功劳您一块儿赏赐也行。”
皇帝仔细想了想,不确定道:“你说的是汝宁府殷家?殷家那个女孩儿……可惜了,是个女子。”
“殷家还有资质出众的苗子吗?”
随意说着话,太子倒是想起来殷清瑶的堂哥。
“殷家二房长子殷乐安今年考中了二甲进士,名次虽然在中等,但在年轻一辈中也算天资出众的。这次排官,儿臣嘱咐过姚尚书,将其派往泉州府。”
皇帝嗯了一声说道:“年轻人就得多干实事儿,殷家要是可用,可以向国子学要两个名额。”
国子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两个名额对殷家来说算是天大的恩赐,太子替殷家谢恩之后问道:“那给殷家册封的旨意何时能给批复?”
民以食为天,如今的汝宁府能有今日不敢说全是殷家的功劳,至少也有一半是因为殷家,按照朝廷惯例,一般是册封一个亭侯,修建一个牌坊,再给些赏赐以示朝廷的态度。
册封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皇帝一直压着没有批复,太子不过是多嘴问一句。
“再等等吧,如今大旱,现在册封不合适,等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的时候再颁旨册封,一举两得,锦上添花……”
“还是父皇考虑周到……”
用过午膳,还有一大堆公文要处理,忙完之后又是深夜,回到府中的太子披头散发靠坐在地上出神。
虽然每日都很累,但是今日的心情还算不错。
“墨影,准备笔墨,给云舒写一封回信。我说你写。”